安國
- 拼音ān guó
- 注音ㄢ ㄍㄨㄛˊ
- 繁體安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安國[ ān guó ]
⒈ ?使國家安定。
⒉ ?安定的國家。
⒊ ?古國名。故地在今蘇聯(lián)烏茲別克共和國布哈拉一帶。為昭武諸國之一。
⒋ ?參閱《舊唐書·音樂志二》。
⒌ ?復(fù)姓。漢有安國少季。見《史記·南越列傳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使國家安定。
引《孫子·火攻》:“故明君慎之,良將警之,此安國全軍之道也?!?br />張預(yù) 注:“君常慎于用兵,則可以安國?!?br />《史記·汲鄭列傳》:“公為正卿,上不能襃先帝之功業(yè),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,安國富民,使囹圄空虛,二者無一焉?!?br />隋 王通 《文中子·周公》:“其應(yīng)天順命安國濟民乎!是以 武王 不敢逆天命背人而事 紂,齊桓 不敢逆天命背人而黜 周?!?/span>
⒉ ?安定的國家。
引《呂氏春秋·大諭》:“故曰:天下大亂無有安國,一國盡亂無有安家,一家皆亂無有安身。”
⒊ ?古國名。故地在今 蘇聯(lián) 烏茲別克共和國 布哈拉 一帶。為 昭武 諸國之一。
⒋ ?參閱《舊唐書·音樂志二》。
⒌ ?復(fù)姓。 漢 有 安國少季。見《史記·南越列傳》。
安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國 | guó | 囗 | 8畫 | 基本字義 國(國) guó(ㄍㄨㄛˊ) ⒈ ?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權(quán)的政體(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):國家。國土。國體(a.國家的性質(zhì);b.國家的體面)。國號。國度(指國家)。國策。國情。國法。國力。國防。國威。國寶(a.國家的寶物;b.喻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)。國格。國魂。國是(國家大計,如“共商國國”)。 ⒉ ?特指中國的:國產(chǎn)。國貨。國粹。國樂( yuè ㄩㄝˋ )。國藥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國 囯 囶 囻 圀 ? ? 漢英互譯 |
安 | ān | 宀 | 6畫 | 基本字義 安 ān(ㄢ) ⒈ ?平靜,穩(wěn)定:安定。安心。安寧。安穩(wěn)。安閑。安身立命。安邦定國。 ⒉ ?使平靜,使安定(多指心情):安民。安慰。安撫。 ⒊ ?對生活工作等感覺滿足合適:心安。安之若素(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?,F(xiàn)象像平常一樣對待,毫不在意)。 ⒋ ?沒有危險,不受威協(xié):平安。轉(zhuǎn)危為安。 ⒌ ?裝設(shè):安置。安家立業(yè)。 ⒍ ?存著,懷著(某種念頭,多指不好的):他安的什么心? ⒎ ?疑問詞,哪里:安能如此? ⒏ ?姓。 異體字 |
安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安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