敖包
- 拼音áo bāo
- 注音ㄠˊ ㄅㄠ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敖包[ áo bāo ]
⒈ ?原是蒙古族人做路標(biāo)和界標(biāo)的堆子,用石、土、草等堆積而成。舊時夏秋兩季曾把敖包當(dāng)做神靈的住地來祭祀,尤以秋季最為隆重。也作“鄂博”
英heaps of stones used by the Mongolians and Tibetans as markings for roads or boundaries;
引證解釋
⒈ ?蒙古語?!岸炎印钡囊馑?。又譯作鄂博。 蒙古族 人做路標(biāo)和界標(biāo)的堆子,用石、土、草等堆成。舊時曾把敖包當(dāng)做山神、路神的住地來祭祀。
國語辭典
敖包[ áo bāo ]
⒈ ?蒙古民族以石頭、泥土、草堆成堆子,當(dāng)作路標(biāo)或地界。也作「鄂博」。
敖包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包 | bāo | 勹 | 5畫 | 基本字義 包 bāo(ㄅㄠ) ⒈ ?用紙、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:包裝。包餃子。 ⒉ ?包好了的東西:郵包。背( bèi )包。 ⒊ ?裝東西的袋:書包。皮包。 ⒋ ?容納在內(nèi),總括在一起:包括。包舉(總括)。包容。包涵。包羅萬象。無所不包。 ⒌ ?總攬,負(fù)全責(zé):包銷。包攬。 ⒍ ?保證:包賠。包在我身上。 ⒎ ?約定的,專用的:包飯。包工。 ⒏ ?圍:包圍。包剿。 ⒐ ?一種帶餡的蒸熟的面食:包子。糖包兒。 ⒑ ?身體上腫起的疙瘩:膿包。 |
敖 | áo | 攵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敖 áo(ㄠˊ) ⒈ ?出游,閑游:“以敖以游”。 ⒉ ?古同“熬”,煎熬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隞 傲 廒 遨 爊 造字法 形聲:右形左聲 English ramble, play about; leisurely; surname |
敖包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敖包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