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公山
- 拼音bā gōng shān
- 注音ㄅㄚ ㄍㄨㄥ ㄕㄢ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八公山[ bā gōng shān ]
⒈ ?在安徽省淮南市西。相傳漢淮南王劉安曾與八公登此山,故名。東晉太元八年(公元383年)淝水之戰(zhàn),謝玄大敗前秦苻堅兵,堅登壽陽城,望八公山上草木,以為皆晉兵,即此。參閱《資治通鑒·晉孝武帝太元八年》。
⒉ ?在安徽省和縣北。相傳有八位仙人下棋飲酒于此,故名。宋開禧間更名殺狐岡。參閱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江南十一·和州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在 安徽省 淮南市 西。相傳 漢 淮南王 劉安 曾與八公登此山,故名。 東晉 太元 八年(公元383年) 淝水 之戰(zhàn), 謝玄 大敗 前秦 苻堅 兵, 堅 登 壽陽城,望 八公山 上草木,以為皆 晉 兵,即此。參閱《資治通鑒·晉孝武帝太元八年》。
⒉ ?在 安徽省 和縣 北。相傳有八位仙人下棋飲酒于此,故名。 宋 開禧 間更名 殺狐岡。參閱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江南十一·和州》。
國語辭典
八公山[ bā gōng shān ]
⒈ ?山名:(1)? 在安徽省和縣北。相傳有八仙人在此下棋飲酒,故稱為「八公山」。(2)? 在安徽省鳳陽縣東南肥水之北。世傳淮南王劉安嘗于此遇八公。見北魏·酈道元《水經(jīng)注·肥水注》。相傳前秦苻堅于淝水之戰(zhàn)時,登壽陽城望此山草木皆以為晉兵,乃大敗。也稱為「北山」。(3)? 在安徽省巢縣西北。也稱為「紫金山」。
英語Bagongshan district of Huainan city 淮南市[Huai2 nan2 shi4], Anhui
八公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(fēng)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公 | gōng | 八 | 4畫 | 基本字義 公 gōng(ㄍㄨㄥ) ⒈ ?正直無私,為大家利益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無私。 ⒉ ?共同的,大家承認的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 ⒊ ?國家,社會,大眾:公共。公安(社會整體的治安)。公眾。公民。公論(公眾的評論)。 ⒋ ?讓大家知道:公開。公報。公然。 ⒌ ?封建制度最高爵位:三公(中國周代指“太師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保”;西漢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 ⒍ ?敬辭,尊稱男子:海公。包公。諸公 |
八 | bā | 八 | 2畫 | 基本字義 八 b?。è浓冢?⒈ ?數(shù)名,七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捌”代):八面玲瓏。八卦(《周易》中的八種基本圖形)。 異體字 捌 丷 漢英互譯 eigh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eight; all around, all sides |
八公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八公山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