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濟(jì)
- 拼音bǎi jì
- 注音ㄅㄞˇ ㄐ一ˋ
- 繁體百濟(jì)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百濟(jì)[ bǎi jì ]
⒈ ?朝鮮古國。公元前1世紀(jì)形成。領(lǐng)有朝鮮半島西南部地區(qū),都于慰禮城(今漢城附近)。與高句麗、新羅形成三國鼎立局面,在相互間的戰(zhàn)爭中常處劣勢。公元660年被中國唐朝和新羅聯(lián)軍所滅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國名。在今 朝鮮 境內(nèi)。
引《周書·異域傳上·百濟(jì)》:“百濟(jì) 者,其先蓋 馬韓 之屬國, 夫餘 之別種。”
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二章第六節(jié):“百濟(jì) 是在 馬韓 故地上建立起來的國家,國王姓 扶馀?!?/span>
國語辭典
百濟(jì)[ bǎi jì ]
⒈ ?國名。位于今朝鮮半島西南部。相傳是東漢末年扶余王尉仇臺的后代,因以百家濟(jì)海立國,故稱為「百濟(jì)」。晉時盡據(jù)馬韓地,吞并諸國,屢與高麗、新羅作戰(zhàn)。隋末唐初頻頻遣使來華。后因頻侵新羅欲斷其通華之路,而為唐高宗所滅。見《舊唐書·卷一九九·東夷傳·百濟(jì)傳》。
英語Paekche or Baekje (18 BC-660 AD)?, one of the Korean Three Kingdoms
德語Baekje
法語Paekche (un des 3 royaumes de Corée)?
百濟(jì)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濟(jì) | jì jǐ | 氵 | 9畫 | 基本字義 濟(jì)(濟(jì)) jì(ㄐ一ˋ) ⒈ ?渡,過河:同舟共濟(jì)。 ⒉ ?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:濟(jì)世。救濟(jì)。賑濟(jì)。周濟(jì)。接濟(jì)。 ⒊ ?補(bǔ)益:無濟(jì)于事。 其他字義 濟(jì)(濟(jì)) jǐ(ㄐ一ˇ) ⒈ ?〔濟(jì)水〕古水名,源于今中國河南省,流經(jīng)山東省入渤海。 ⒉ ?(濟(jì)) 異體字 濟(jì) 済 ? 漢英互譯 aid、cross a river、help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齊聲 English help, aid, relieve; ferry, cross |
百 | bǎi | 白 | 6畫 | 基本字義 百 bǎi(ㄅㄞˇ) ⒈ ?數(shù)名,十個十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佰”代):百步穿楊。百兒八十。百分比。 ⒉ ?喻很多:百草。百貨。百姓(人民)。百般。百煉成鋼。百無聊賴。百廢俱興( xīng )。 異體字 佰 漢英互譯 hundred、all kind of 造字法 會意:從一、從白 English one hundred; numerous, many |
百濟(jì)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百濟(jì)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