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蠻
- 拼音bǎi mán
- 注音ㄅㄞˇ ㄇㄢˊ
- 繁體百蠻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百蠻[ bǎi mán ]
⒈ ?古代南方少數(shù)民族的總稱。后也泛稱其他少數(shù)民族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南方少數(shù)民族的總稱。后也泛稱其他少數(shù)民族。
引《詩·大雅·韓奕》:“以先祖受命,因時(shí)百 蠻?!?br />毛 傳:“因時(shí)百 蠻,長是 蠻 服之百國也。”
《漢書·外戚傳下·孝成許皇后》:“方外內(nèi)鄉(xiāng),百 蠻 賓服,殊俗慕義,八州懷德?!?br />《舊唐書·辛替否傳》:“千里萬里,貢賦於郊;九夷百 蠻,歸款於闕?!?br />元 湯式 《賞花時(shí)·送人回鎮(zhèn)淮安》曲:“鐵甕金墉壯九關(guān),銅柱樓船控百 蠻,江 漢 靜波瀾。”
清 陳玉樹 《乙未夏擬李義山重有感》詩:“越 甲鳴君情共憤,百 蠻 終獻(xiàn)吉光裘?!?/span>
國語辭典
百蠻[ bǎi mán ]
⒈ ?中國南方蠻族的總稱。
引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韓奕》:「以先祖受命,因時(shí)百蠻,王錫韓侯。其追其貊,奄受北國,因以其伯?!?br />《史記·卷四七·孔子世家》:「昔武王克商,通道九夷百蠻?!?/span>
百蠻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蠻 | mán | 蟲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蠻(蠻) mán(ㄇㄢˊ) ⒈ ?粗野,兇惡,不通情理:野蠻。蠻橫( hèng )。蠻不講理。 ⒉ ?愣,強(qiáng)悍:一味蠻干。 ⒊ ?中國古代稱南方各族:蠻荒。 ⒋ ?方言,相當(dāng)于“很”:蠻好。 異體字 蠻 漢英互譯 pretty、quite、rough、unreasoning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barbarians; barbarous, savage |
百 | bǎi | 白 | 6畫 | 基本字義 百 bǎi(ㄅㄞˇ) ⒈ ?數(shù)名,十個(gè)十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佰”代):百步穿楊。百兒八十。百分比。 ⒉ ?喻很多:百草。百貨。百姓(人民)。百般。百煉成鋼。百無聊賴。百廢俱興( xīng )。 異體字 佰 漢英互譯 hundred、all kind of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一、從白 English one hundred; numerous, many |
百蠻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百蠻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