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衲衣
- 拼音bǎi nà yī
- 注音ㄅㄞˇ ㄋㄚˋ 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百衲衣[ bǎi nà yī ]
⒈ ?指和尚穿的用許多小布片拼制成的袈裟。
英monk's ragged robe;
⒉ ?泛指補丁很多的衣服。
英ragged dress made of patches;
引證解釋
⒈ ?僧衣。即袈裟。百衲,形容補綴之多。亦借指補綴甚多的破舊衣服。參見“百衲”。
引《敦煌變文集·維摩詰經(jīng)講經(jīng)文》:“巧裁縫,能繡補,刺成盤龍須甘雨。個個能裝百衲衣,師兄收取天宮女?!?br />宋 陸游 《懷昔》詩:“朝冠掛了方無事,卻愛山僧百衲衣?!?br />元 范康 《竹葉舟》第四折:“我吃的是千家飯化半瓢,我穿的是百衲衣化一套,似這等麤衣澹飯且淹消?!?br />《西游記》第七十回:“﹝ 行者 ﹞搖身一變,又變做一個道童:頭挽雙抓髻,身穿百衲衣。”
楊朔 《泰山極頂》:“過去,農(nóng)民各自擺弄著一小塊地,弄得祖國的原野像是老和尚的百衲衣?!?/span>
國語辭典
百衲衣[ bǎi nà yī ]
⒈ ?破舊、補綻很多的衣服。常指僧衣。
引元·范子安《竹葉舟·第四折》:「我吃的是千家飯化半瓢,我穿的是百衲衣化一套?!?/span>
百衲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衣 | yī | 衣 | 6畫 | 基本字義 衣 yī(一) ⒈ ?人穿在身上用以蔽體的東西:衣服。衣著( zhuó )。衣冠。衣架。衣錦還( huān )鄉(xiāng)。 ⒉ ?披或包在物體外面的東西:炮衣。糖衣。腸衣。 ⒊ ?中醫(yī)把胎盤和胎膜統(tǒng)稱為“胞衣”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衤 漢英互譯 clothes、clothing、coating、covering 造字法 象形:像上衣形 English clothes, clothing; cover, skin |
衲 | nà | 衤 | 9畫 | 基本字義 衲 nà(ㄋㄚˋ) ⒈ ?僧衣。 ⒉ ?僧人:老衲。 ⒊ ?同“納”。 漢英互譯 patch up 造字法 形聲:從衤、內(nèi)聲 English mend, sew, patch; line; quilt |
百 | bǎi | 白 | 6畫 | 基本字義 百 bǎi(ㄅㄞˇ) ⒈ ?數(shù)名,十個十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佰”代):百步穿楊。百兒八十。百分比。 ⒉ ?喻很多:百草。百貨。百姓(人民)。百般。百煉成鋼。百無聊賴。百廢俱興( xīng )。 異體字 佰 漢英互譯 hundred、all kind of 造字法 會意:從一、從白 English one hundred; numerous, many |
百衲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百衲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