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頭出孝子
- 拼音bàng tóu chū xiào zǐ
- 注音ㄅㄤˋ ㄊㄡˊ ㄔㄨ ㄒ一ㄠˋ ㄗ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棒頭出孝子[ bàng tóu chū xiào zǐ ]
⒈ ?謂對子女要實行嚴格的教育,才能教出成器的孩子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對子女要實行嚴格的教育,才能教出成器的孩子。
引元 秦簡夫 《剪發(fā)待賓》第二折:“你待要閨中養(yǎng)艷姝,姐姐也,我則理會得棒頭出孝子?!?br />《續(xù)傳燈錄·徑山了明禪師》:“人言棒頭出孝子,我道憐兒不覺丑?!?br />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三:“又道是‘棒頭出孝子,筯頭出忤逆’。”
國語辭典
棒頭出孝子[ bàng tóu chū xiào zǐ ]
⒈ ?(諺語)?強調教育要嚴格,才能教出成器的孩子。元·秦?夫也作「棒下出孝子」。
引《剪發(fā)待賓·第二折》:「你待要閨中養(yǎng)艷姝,姐姐也我則理會的棒頭出孝子。」
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一三》:「又道是:『棒頭出孝子,筋頭出忤逆!』為是嚴家夫妻養(yǎng)嬌了這孩兒,到得大來,就便目中無人,天王也似的大了?!?/span>
棒頭出孝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孝 | xiào | 子 | 7畫 | 基本字義 孝 xiào(ㄒ一ㄠˋ) ⒈ ?對父母盡心奉養(yǎng)并順從:孝敬。孝廉(a.中國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,“孝”指孝子;“廉”指廉潔的人;b.中國明、清兩代對舉人的稱呼)。孝道。孝子賢孫。 ⒉ ?居喪的事:守孝。吊孝。 ⒊ ?喪服:戴孝。孝衣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filial piety、mourning 造字法 會意:從老、從子 English filial piety, obedience; mourning |
頭 | tóu tou | 大 | 5畫 | 基本字義 頭(頭) tóu(ㄊㄡˊ) ⒈ ?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:頭骨。頭腦。頭臉(①頭和臉;②指面貌;③指面子,體面)。頭角( jiǎo )(喻青年的氣概或才華)。 ⒉ ?指頭發(fā)或所留頭發(fā)的樣式:留頭。剃頭。 ⒊ ?物體的頂端:山頭。筆頭。兩頭尖。 ⒋ ?指事情的起點或端緒:從頭兒說起。頭緒。 ⒌ ?物體的殘余部分:布頭兒。 ⒍ ?以前,在前面的:頭三天。 ⒎ ?次序在前,第一:頭等。頭生。 ⒏ ?首領:頭子。頭目。 ⒐ |
出 | chū | 凵 | 5畫 | 基本字義 出(齣) chū(ㄔㄨ) ⒈ ?從里面到外面:出訪。初出茅廬。出籠。 ⒉ ?往外拿,支付:出力。出錢。出謀畫策。入不敷出。 ⒊ ?離開:出發(fā)。出軌。出嫁。 ⒋ ?產生,生長:出產。出品。出人才。 ⒌ ?發(fā)生:出事。 ⒍ ?顯露:出現。出名。 ⒎ ?超過:出色。出類拔萃(超出同類之上)。 ⒏ ?來到:出席。出勤。 ⒐ ?引文、典故來源于某處:出處( chù )。語出《孟子》。 ⒑ ?顯得量多:這米出飯。 ⒒ ?放在動詞后,表示趨向或效果: |
棒 | bàng | 木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棒 bàng(ㄅㄤˋ) ⒈ ?棍子:木棒。棒子(a.棍子;b.玉米的別稱)。棒槌。棒冰。棒球。棒喝( hè )。 ⒉ ?體力強,能力大,成績好,水平高:功課棒。身體棒。 異體字 ? 棓 漢英互譯 stick、club、goog、fine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奉聲 English stick, club, truncheon; hit |
棒頭出孝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棒頭出孝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