罷亞
- 拼音bà yà
- 注音ㄅㄚˋ 一ㄚˋ
- 繁體罷亞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罷亞[ bà yà ]
⒈ ?稻名。
⒉ ?稻多貌。
引證解釋
⒈ ?稻名。
引唐 杜牧 《郡齋獨(dú)酌》詩:“罷亞百頃稻,西風(fēng)吹半黃?!?br />宋 沉遼 《村舍》詩:“九月罷亞收,流水滿郊原?!?br />元 王惲 《平湖樂》曲:“黃云罷亞捲秋風(fēng),社甕春來重,父老持杯十分送?!?br />清 錢謙益 《再題奚川八景畫卷》詩:“故園門巷長(zhǎng)蓬蒿,西風(fēng)罷亞生荊杞?!?/span>
⒉ ?稻多貌。
引宋 歐陽修 《送梅秀才歸宣城》詩:“罷亞霜前稻,鉤輈竹上禽?!?br />宋 蘇軾 《登玲瓏山》詩:“翠浪舞翻紅罷亞,白云穿破碧玲瓏。”
王十朋 集注引 李厚 曰:“罷亞,稻多貌。”
國(guó)語辭典
罷亞[ bà yà ]
⒈ ?形容稻多的樣子。
引宋·蘇軾〈登玲瓏山〉詩:「翠浪舞翻紅罷亞,白云穿破碧玲瓏?!?br />王注厚·注:「罷亞,稻多貌?!?/span>
罷亞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亞 | yà | 二 | 6畫 | 基本字義 亞(亞) yà(一ㄚˋ) ⒈ ?較差:他的體力不亞于你。 ⒉ ?次一等:亞軍。亞圣。 ⒊ ?原子價(jià)較低的,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個(gè)氫原子或氧原子的:硫酸亞鐵。 ⒋ ?指“亞細(xì)亞洲”(位于東半球的東北部,簡(jiǎn)稱“亞洲”):東亞。 異體字 亞 亜 ? 漢英互譯 second、inferior、sub- 造字法 象形 |
罷 | bà ba pí | 罒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罷(罷) bà(ㄅㄚˋ) ⒈ ?停,歇:罷休。罷工。罷課。罷市。罷論(打消了打算)。罷筆(停止寫作)。 ⒉ ?免去,解除:罷免。罷官。罷職。罷黜。 ⒊ ?完了,畢:吃罷飯。 其他字義 罷(罷) ba(˙ㄅㄚ) ⒈ ?同“吧”。 其他字義 罷(罷) pí(ㄆ一ˊ) ⒈ ?古同“?!?,累。 異體字 罷 漢英互譯 cease、dismiss、finish、stop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、罒去聲 |
罷亞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罷亞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