弁髦
- 拼音biàn máo
- 注音ㄅ一ㄢˋ ㄇㄠ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弁髦[ biàn máo ]
⒈ ?弁,黑色布帽;髦,童子眉際垂發(fā)。古代男子行冠禮,先加緇布冠,次加皮弁,后加爵弁,三加后,即棄緇布冠不用,并剃去垂髦,理發(fā)為髻。因以“弁髦”喻棄置無用之物。
⒉ ?引申為鄙視。
⒊ ?謂剛成年。
引證解釋
⒈ ?弁,黑色布帽;髦,童子眉際垂發(fā)。古代男子行冠禮,先加緇布冠,次加皮弁,后加爵弁,三加后,即棄緇布冠不用,并剃去垂髦,理發(fā)為髻。因以“弁髦”喻棄置無用之物。
引《左傳·昭公九年》:“豈如弁髦,而因以敝之。”
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助邊》:“為何把皇家功令視若弁髦?”
康有為 《敬謝天恩并統(tǒng)籌全局折》:“藐王言如弁髦,視綸音如草莽?!?/span>
⒉ ?引申為鄙視。
引明 王世貞 《顧母查太宜人述》:“若奈何食先 文康 之澤而弁髦之?”
清 錢謙益 《微臣仰祈圣明洞鑒疏》:“何敢於弁髦明旨,而肆無忌憚也?!?/span>
⒊ ?謂剛成年。
引唐 王維 《京兆韋公神道碑銘》:“弁髦署吏,抱拜授封。”
趙殿成 箋注:“右丞 用其字,蓋取始冠之義?!?/span>
國語辭典
弁髦[ biàn máo ]
⒈ ?古代男子成人時舉行冠體,先加緇布冠,次加皮弁,后加爵弁,三加之后剃去垂髦,不再用緇布冠。后即用弁髦來比喻沒有用的東西。
引《左傳·昭公九年》:「豈如弁髦,而因以敝之?!?/span>
⒉ ?玩弄、輕視。
引《醉醒石·第一四回》:「即如王敦、桓玄干犯名義,謀反篡位,先時戕害僚友,繼而弁髦君上。」
弁髦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髦 | máo | 髟 | 14畫 | 基本字義 髦 máo(ㄇㄠˊ) ⒈ ?古代稱幼兒垂在前額的短發(fā)。 ⒉ ?毛中的長毫,喻英俊杰出之士:髦碩。髦士。髦俊。 ⒊ ?指馬鬃:髦馬。 ⒋ ?〔時髦〕時興的,如“髦髦的服裝”。 ⒌ ?古同“牦”,牦牛。 異體字 牦 髳 造字法 形聲:從髟、毛聲 English flowing hair of young child |
弁 | biàn | 廾 | 5畫 | 基本字義 弁 biàn(ㄅ一ㄢˋ) ⒈ ?古代的一種帽子:弁髦(a.古代貴族子弟行加冠禮時用弁束住頭發(fā),禮成后把弁去掉不用,后喻沒用的東西;b.喻輕視)。 ⒉ ?〔弁言〕書籍或長篇文章的序文、引言。 ⒊ ?舊時稱低級武官:馬弁。武弁。 異體字 卞 ? 覍 麰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conical cap worn during Zhou dynasty |
弁髦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弁髦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