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年史
- 拼音biān nián shǐ
- 注音ㄅ一ㄢ ㄋ一ㄢˊ ㄕˇ
- 繁體編年史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編年史[ biān nián shǐ ]
⒈ ?指按時間順序記述歷史史實或事件。亦稱“年代史”
英chronicle; annal;
引證解釋
⒈ ?編年體的史書。亦借指可以紀年的事物。參見“編年體”。
引清 李漁 《梧桐》:“梧桐一樹,是草木中一部編年史也……有節(jié)可紀,生一年紀一年,樹有樹之年,人即紀人之年,樹小而人與之小,樹大而人隨之大,觀樹即所以觀身。”
《人民日報》1981.1.27:“幾百萬字的罪證材料,像一部編年史一樣,揭開了這一伙陰謀家是怎樣竊取黨和國家最高權(quán)力的黑幕?!?/span>
國語辭典
編年史[ biān nián shǐ ]
⒈ ?一種我國史書的體裁。以史事系于年、月之下,創(chuàng)始于《春秋》。
編年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史 | shǐ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史 shǐ(ㄕˇ) ⒈ ?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(fā)展過程,亦指記述、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科:歷史。通史。斷代史。近代史。世界史。文學史。史詩。史部(古代圖書分類的一大部類,包括各類歷史著作)。史壇。史評。史前(沒有書面記錄的遠古)。史不絕書。 ⒉ ?古代掌管記載史事的官:太史。內(nèi)史。 ⒊ ?古代官職:刺史。御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history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history, chronicle, annals |
年 | nián | 干 | 6畫 | 基本字義 年 nián(ㄋ一ㄢˊ) ⒈ ?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:一年。三年五載。 ⒉ ?每年的:年會。年鑒。年利。年薪。 ⒊ ?一年的開始:年節(jié)。新年。 ⒋ ?有關(guān)年節(jié)的(用品):年畫。年禮。年貨。 ⒌ ?時期,時代:近年。年華。年號(a.帝王用的紀年名稱;b.公元紀年名稱)。年限。年深日久。 ⒍ ?收成:年成。年景。年謹?;哪辍?⒎ ?歲數(shù):年紀。年事(歲數(shù))。年高。年輪。 ⒏ ?人一生所經(jīng)年歲的分期:幼年。童年。青年。壯年。中年 |
編 | biān | 纟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編(編) biān(ㄅ一ㄢ) ⒈ ?用細條或帶形的東西交叉組織起來:編結(jié)。編織。編扎。 ⒉ ?按一定的原則、規(guī)則或次序來組織或排列:編排。編目(編制目錄或指已編成的目錄)。編次。編年。編訂。編配。編碼。 ⒊ ?把材料加以適當?shù)慕M織排列而成為書籍、報刊、廣播電視節(jié)目等:編寫。編譯。編審。編修。編纂。編印。 ⒋ ?創(chuàng)作:編劇。編導。 ⒌ ?捏造:編瞎話。 ⒍ ?成本的書按內(nèi)容劃分的部分:正編。續(xù)編。簡編。 異體字 編 漢英互 |
編年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編年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