楅衡
- 拼音bī héng
- 注音ㄅ一 ㄏㄥ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楅衡[ bì héng ]
⒈ ?加在牛角上的橫木。用以控制牛以防觸人。一說楅設于角,衡設于鼻。
引證解釋
⒈ ?加在牛角上的橫木。用以控制牛以防觸人。一說楅設于角,衡設于鼻。
引《詩·魯頌·閟宮》:“秋而載嘗,夏而楅衡?!?br />朱熹 集傳:“嘗,秋祭名。楅衡,施於牛角,所以止觸也?!?br />《周禮·地官·封人》:“凡祭祀,飾其牛牲,設其楅衡?!?br />鄭玄 注:“楅設於角,衡設於鼻?!?br />漢 張衡 《東京賦》:“物牲辯省,設其楅衡?!?br />宋 蘇洵 《衡論·御將》:“蹄者可馭以羈紲,觸者可拘以楅衡?!?/span>
國語辭典
楅衡[ fú héng ]
⒈ ?加縛在牛角上以防牛觸人的橫木;或說此橫木稱「楅」,衡則另指穿在牛鼻間以便牽引的縛繩或橫木。
引《詩經(jīng)·魯頌·閟宮》:「秋而載嘗,夏而楅衡?!?br />《周禮·地官·封人》:「凡祭祀,飾其牛牲,設其楅衡。」
漢·鄭玄·注:「杜子春云:『楅衡所以持牛,令不得抵觸人?!恍^:『楅設于角,衡設于鼻?!弧?/span>
楅衡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衡 | héng | 行 | 16畫 | 基本字義 衡 héng(ㄏㄥˊ) ⒈ ?秤桿,泛指秤:衡器。衡鏡(借指辨別是非善惡的標準)。衡鑒(衡鏡)。 ⒉ ?稱量:衡鈞(借指執(zhí)掌國政之權(quán))。 ⒊ ?反復思索做出決定,比較評定:權(quán)衡。衡情度理。 ⒋ ?平,對等:平衡。均衡。 ⒌ ?指北斗星:衡漢(北斗星和銀河)。 ⒍ ?古同“橫”,縱橫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judge、weigh、weighing apparatus 造字法 形聲:從角、從大、行聲 English measure, weigh, judge, consider |
楅 | bī | 木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楅 bī(ㄅ一) ⒈ ?拴在牛角上防止牛頂人的橫木:“凡祭祀,飾其牛牲,設其楅衡?!?⒉ ?古代行鄉(xiāng)射禮時插箭的器具:“命弟子設楅?!?⒊ ?木門后用以連結(jié)門板的橫襯。 English buard |
楅衡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楅衡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