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李嫌瓜
- 拼音bì lǐ xián guā
- 注音ㄅ一ˋ ㄌ一ˇ ㄒ一ㄢˊ ㄍㄨㄚ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避李嫌瓜[ bì lǐ xián guā ]
⒈ ?三國魏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處嫌疑間。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?!焙笠浴氨芾钕庸稀北硎颈苊庀右伞?/p>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避瓜防李”。
引三國 魏 曹植 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處嫌疑間。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?!?br />清 楊潮觀 《信陵君義葬金釵》:“他正氣邪難犯,咱貞魂死不差。還只為守宮闈,避李嫌瓜?!?br />清 李漁 《慎鸞交·贈妓》:“我和他呵,避瓜防李,終朝相對如賓?!?/span>
避李嫌瓜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嫌 | xián | 女 | 13畫 | 基本字義 嫌 xián(ㄒ一ㄢˊ) ⒈ ?可疑之點(diǎn):嫌疑。避嫌。涉嫌。 ⒉ ?厭惡,不滿意:嫌惡( wù ㄨˋ )。嫌棄。討人嫌。 ⒊ ?怨:盡釋前嫌。嫌隙(由猜疑而形成的仇怨)。 異體字 慊 漢英互譯 suspicion、ill will、mind、dislike 造字法 形聲:從女、兼聲 English hate, detest; suspect; criticize |
李 | lǐ | 木 | 7畫 | 基本字義 李 lǐ(ㄌ一ˇ) ⒈ ?落葉小喬木,果實(shí)稱“李子”,熟時(shí)呈黃色或紫紅色,可食:李代桃僵(原用“桃”“李”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,后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)。投桃報(bào)李。李下不正冠(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)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(喻為人只要忠誠、正直一定會感動別人)。 ⒉ ?姓。 ⒊ ?古同“理”,古代法官的代稱。 異體字 ? 造字法 會意:從木、從子 English plum; judge; surname |
瓜 | guā | 瓜 | 5畫 | 基本字義 瓜 guā(ㄍㄨㄚ) ⒈ ?蔓生植物,屬葫蘆科,果實(shí)可食:西瓜。冬瓜。瓜蒂。瓜分(像切瓜一樣分割,如“瓜瓜天下”)。瓜葛。瓜代。瓜李(指嫌疑的境地)。瓜子兒。 異體字 苽 漢英互譯 melo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elon, gourd, cucumber; rad. 97 |
避 | bì | 辶 | 16畫 | 基本字義 避 bì(ㄅ一ˋ) ⒈ ?躲,設(shè)法躲開:避雨。避暑。避世。避諱?;乇?。避重就輕。避世絕俗。 ⒉ ?防止:避免。避孕。避嫌。避雷針。 異體字 辟 漢英互譯 avoid、prevent、shun 相關(guān)字詞 躲、就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辟聲 English avoid; turn aside; escape; hide |
避李嫌瓜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避李嫌瓜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