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科
- 拼音bǐng kē
- 注音ㄅ一ㄥˇ ㄎㄜ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丙科[ bǐng kē ]
⒈ ?漢時考試的第三等科目。
⒉ ?泛指考試的第三等。
引證解釋
⒈ ?漢 時考試的第三等科目。
引《史記·張丞相列傳》:“﹝ 匡衡 ﹞才下,數(shù)射策不中,至九,乃中丙科?!?br />《漢書·儒林傳序》:“平帝 時 王莽 秉政,增元士之子得受業(yè)如弟子,勿以為員,歲課甲科四十人為郎中,乙科二十人為太子舍人,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云?!?/span>
⒉ ?泛指考試的第三等。
引宋 陸游 《謝賜出身啟》:“明廷錫對,晨趨甲帳之嚴;親札疏恩,暮拜丙科之寵。”
丙科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科 | kē | 禾 | 9畫 | 基本字義 科 kē(ㄎㄜ) ⒈ ?動植物的分類單位:獅子屬于貓科。槐樹是豆科。 ⒉ ?機關內部組織的劃分:科室。財務科。 ⒊ ?學術或專業(yè)的類別:科目。學科。文科。外科。 ⒋ ?古代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:科舉??萍住?频凇5强?。 ⒌ ?判定(刑罰):科處( chù )??屏P。 ⒍ ?古典戲劇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動作時的用語:笑科??瓢?。 ⒎ ?古同“棵”。 異體字 棵 漢英互譯 a branch of academic study、faculty、section 造字法 會意:從斗、從禾 |
丙 | bǐng | 一 | 5畫 | 基本字義 丙 bǐng(ㄅ一ㄥˇ) ⒈ ?天干的第三位,用作順序第三的代稱。 ⒉ ?火的代稱(五行中“丙”、“丁”屬火):付丙(把信件等燒掉)。 異體字 炳 漢英互譯 third 造字法 象形:像魚尾形 English third; 3rd heavenly stem |
丙科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丙科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