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正堂
- 拼音bì zhèng táng
- 注音ㄅ一ˋ ㄓㄥˋ ㄊㄤ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避正堂[ bì zhèng táng ]
⒈ ?亦作“避正殿”。
⒉ ?謂讓出正廳。表示恭敬。
引證解釋
⒈ ?見“避正殿”。
⒉ ?謂讓出正廳。表示恭敬。 《漢書·曹參傳》:“聞 膠西 有 蓋公,善治 黃 老 言,使人厚幣請之。既見 蓋公,蓋公 為言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,推此類具言之。
引參 於是避正堂,舍 蓋公 焉?!?br />晉 皇甫謐 《高士傳·蓋公》:“參(曹參 )悅,乃避正堂舍之,師事之?!?br />亦省作“避堂”。 唐 蘇颋 《奉和崔尚書贈大理陸卿鴻臚劉卿見示之作》:“避堂貽后政,掃第發(fā)前機。”
宋 范成大 《寄題鹿伯可見一堂》詩之一:“聊攀鐵鎖問何似,豈敢避堂邀 蓋公 ?”
宋 趙與時 《賓退錄》卷七:“子房 之師,實維 黃石 ; 曹參 避堂,以舍 蓋公。”
避正堂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正 | zhèng zhēng | 止 | 5畫 | 基本字義 正 zhèng(ㄓㄥˋ) ⒈ ?不偏斜,與“歪”相對:正午。正中( 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 ⒉ ?合于法則的:正當( dāng 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規(guī)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厲色。撥亂反正。 ⒊ ?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確。正義。正氣。 ⒋ ?恰好:正好。正中( zhōng )下懷。 ⒌ ?表示動作在進行中:他正在開會。 ⒍ ?兩者相對,好的、強的或主要的一方,與“反”相對,與“副”相對:正面。正本。 ⒎ ?純,不雜:正色。正宗。正統(tǒng)。純正。 ⒏ ?改去偏 |
堂 | táng | 土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堂 táng(ㄊㄤˊ) ⒈ ?正房,高大的房子:堂屋。堂客。堂倌。禮堂。澡堂。 ⒉ ?同祖父的親屬關系:堂房。堂兄弟。 ⒊ ?舊時官吏審案辦事的地方:大堂。公堂。過堂。 ⒋ ?量詞:上了一堂課。一堂家具。 異體字 ? 坣 隚 漢英互譯 hall、of the same clan、the main room of a house 造字法 形聲:從尚、土聲 English hall; government office |
避 | bì | 辶 | 16畫 | 基本字義 避 bì(ㄅ一ˋ) ⒈ ?躲,設法躲開:避雨。避暑。避世。避諱。回避。避重就輕。避世絕俗。 ⒉ ?防止:避免。避孕。避嫌。避雷針。 異體字 辟 漢英互譯 avoid、prevent、shun 相關字詞 躲、就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辟聲 English avoid; turn aside; escape; hide |
避正堂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避正堂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