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袞
- 拼音bǔ gǔn
- 注音ㄅㄨˇ ㄍㄨㄣˇ
- 繁體補袞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補袞[ bǔ gǔn ]
⒈ ?補救規(guī)諫帝王的過失。語本《詩·大雅·烝民》:“袞職有闕,維仲山甫補之。”
⒉ ?唐代對補闕的別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補救規(guī)諫帝王的過失。
引語本《詩·大雅·烝民》:“袞職有闕,維 仲山甫 補之。”
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》:“愿仁君及孤,虛心回意,以應《詩》人補袞之嘆,而慎《周易》牽復之義?!?br />宋 司馬光 《謝門下侍郎表》:“逮事 仁皇,備員諫省,容逆鱗之愚直,無補袞之嘉謀。”
明 無名氏 《四賢記·義功》:“一點丹衷期補袞,半生孝道成虛局?!?/span>
⒉ ?唐 代對補闕的別稱。
引宋 洪邁 《容齋四筆·官稱別名》:“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,今漫疏於此,以示子姪之未能盡知者。太尉為掌武;司徒為五教;司空為空土……諫議為大坡、大諫;補闕(今司諫)為中諫,又曰補袞。”
國語辭典
補袞[ bǔ gǔn ]
⒈ ?規(guī)勸天子的過失。
引《文選·阮瑀·為曹公作書與孫權》:「愿仁君及孤,虛心回意,以應詩人補袞之嘆,而慎周易牽復之義。」
⒉ ?官位。
引唐·杜甫〈壯游〉詩:「備員竊補袞,憂憤心飛揚。」
補袞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袞 | gǔn | 衣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袞 gǔn(ㄍㄨㄣˇ) ⒈ ?古代君王等的禮服:袞服。袞衣。袞冕。華袞(色彩絢麗的官服)。 異體字 ? 卷 緷 袞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ceremonial dress worn by the emperor |
補 | bǔ | 衤 | 7畫 | 基本字義 補(補) bǔ(ㄅㄨˇ) ⒈ ?把殘破的東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:縫補。補葺。亡羊補牢。 ⒉ ?把缺少的東西充實起來或添上:彌補。補充。貼補。補習。滋補。 ⒊ ?益處:不無小補。于事無補。 異體字 補 ? 漢英互譯 fill、mend、patch、repair 相關字詞 挖、剜 造字法 形聲:從衤、卜聲 English mend, patch, fix, repair, restore |
補袞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補袞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