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訪使
- 拼音cǎi fǎng shǐ
- 注音ㄘㄞˇ ㄈㄤˇ ㄕˇ
- 繁體採訪使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采訪使[ cǎi fǎng shǐ ]
⒈ ?官名。唐開元二十一年分全國為十五道,每道置采訪處置使,簡稱采訪使,掌管檢查刑獄和監(jiān)察州縣官吏。天寶后改為但考課官吏,不得干預(yù)他政。干元以后,各地兵起,廢采訪使而置防御使。
引證解釋
⒈ ?官名。 唐 開元 二十一年分全國為十五道,每道置采訪處置使,簡稱采訪使,掌管檢查刑獄和監(jiān)察州縣官吏。 天寶 后改為但考課官吏,不得干預(yù)他政。 乾元 以后,各地兵起,廢采訪使而置防御使。
引唐 韓愈 《裴君墓志銘》:“大父 曠,御史中丞,京畿採訪使?!?br />亦省作“採訪”。 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(bǔ)》卷下:“開元 已前,有事于外則命使臣,否則止。自置八節(jié)度、十採訪,始有坐而為使,其后名號(hào)益廣。”
參閱《通典·職官十四》、《文獻(xiàn)通考·職官十五》。官名。 唐 初于各道設(shè)按察使, 開元 時(shí)改設(shè)采訪處置使,簡稱“采訪使”,掌舉劾所屬州縣官吏。 肅宗 以后改為觀察處置使。 宋 洪邁 《容齋三筆·唐觀察使》:“唐 世於諸道置按察使,后改為采訪處置使,治於所部之大郡。既又改為觀察,其有戎旅之地,即置節(jié)度使。分天下為四十餘道,大者十餘州,小者二、三州,但令訪察善惡,舉其大綱?!?/span>
國語辭典
采訪使[ cǎi fǎng shǐ ]
⒈ ?職官名。唐代擔(dān)任巡視各州、察訪善惡、考核諸道官員政績的特任官。見唐·杜佑《通典·卷三二·職官州郡上》。
采訪使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使 | shǐ | 亻 | 8畫 | 基本字義 使 shǐ(ㄕˇ) ⒈ ?用:使用。使勁。使役。使力。使錢。 ⒉ ?派,差譴:使喚。使命。使女。 ⒊ ?讓,令,叫:迫使。 ⒋ ?假若:假使。即使。 ⒌ ?奉命辦事的人:使者。大使。公使。使館。 異體字 駛 漢英互譯 employ、envoy、if、probe、send、use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吏聲 English cause, send on a mission, order; envoy, messenger, ambassador |
訪 | fǎng | 讠 | 6畫 | 基本字義 訪(訪) fǎng(ㄈㄤˇ) ⒈ ?向人詢問,調(diào)查:訪求(探訪尋求)。訪員(記者)。搜奇訪古。 ⒉ ?探問,看望:訪視。訪問。訪晤(探訪會(huì)晤)。探親訪友。 異體字 訪 漢英互譯 call on、search for、visit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方聲 English visit; ask, inquire |
采 | cǎi cài | 采 | 8畫 | 基本字義 采(採) cǎi(ㄘㄞˇ) ⒈ ?摘?。翰蓴X。采花。采摘。采制。 ⒉ ?開采:采煤。采礦。 ⒊ ?選取,?。翰稍L(搜集尋訪)。采納(接受意見)。采集。采購。采寫。 ⒋ ?神采,神色,精神:神采。精采。 ⒌ ?同“彩”。 ⒍ ?〔采采〕盛多的樣子。 ⒎ ?古代指官。 其他字義 采(埰) cài(ㄘㄞˋ) ⒈ ?〔采地〕古代卿大夫的封地。亦稱“采邑”。 異體字 彩 睬 綵 啋 埰 寀 採 菜 宷 漢英互譯 pick、cull、pluck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collect, gather; |
采訪使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采訪使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