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納
- 拼音cǎi nà
- 注音ㄘㄞˇ ㄋㄚˋ
- 繁體採納
- 詞性動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采納[ cǎi nà ]
⒈ ?采取接納。
例采納群眾建議。
他很固執(zhí),是不會輕易采納別人意見的。
英accept; adopt;
引證解釋
⒈ ?接納;接受。
引《后漢書·郎顗傳》:“宜採納良臣,以助圣化?!?br />宋 蘇軾 《朝辭赴定州論事狀》:“今來不敢以不得對之故,便廢此言。惟陛下察臣誠心,少加採納?!?br />元 楊梓 《霍光鬼諫》第一折:“採納賢良,選用忠良。”
田北湖 《論文章源流》:“記載之著,發(fā)始於謡諺……及文教大進(jìn),政體日崇,凡茲之類,非官司所採納,不得列於國史,篇籍於焉散失。”
采用;接受。 《三國志·吳志·周魴傳》:“惟當(dāng)陳愚,重自披盡,懼以卑賤,未能采納?!?br />《新唐書·張公謹(jǐn)傳》:“數(shù)言時政得失, 太宗 多所采納?!?br />明 唐順之 《周襄敏公傳》:“武廟 數(shù)游幸晏朝,公上疏請復(fù)常朝之規(guī),退則躬覽章奏,以總權(quán)綱,亦頗見采納。”
國語辭典
采納[ cǎi nà ]
⒈ ?接受他人的意見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三〇下·郎?傳》:「宜采納良臣,以助圣化?!?br />元·楊梓《霍光鬼諫·第一折》:「采納賢良,選用忠良。」
近接納 采取 采用
采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納 | nà | 纟 | 7畫 | 基本字義 納(納) nà(ㄋㄚˋ) ⒈ ?收入,放進(jìn):出納。藏污納垢。 ⒉ ?接受:采納。笑納。納諫。 ⒊ ?享受:納福。納涼。 ⒋ ?繳付:納稅。 ⒌ ?補(bǔ)綴,縫補(bǔ);現(xiàn)多指密密地縫:納鞋底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納 漢英互譯 accept、admit、receive 相關(guān)字詞 繳、出、吐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內(nèi)聲 English admit, take, receive, accept |
采 | cǎi cài | 采 | 8畫 | 基本字義 采(採) cǎi(ㄘㄞˇ) ⒈ ?摘取:采擷。采花。采摘。采制。 ⒉ ?開采:采煤。采礦。 ⒊ ?選取,取:采訪(搜集尋訪)。采納(接受意見)。采集。采購。采寫。 ⒋ ?神采,神色,精神:神采。精采。 ⒌ ?同“彩”。 ⒍ ?〔采采〕盛多的樣子。 ⒎ ?古代指官。 其他字義 采(埰) cài(ㄘㄞˋ) ⒈ ?〔采地〕古代卿大夫的封地。亦稱“采邑”。 異體字 彩 睬 綵 啋 埰 寀 採 菜 宷 漢英互譯 pick、cull、pluck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collect, gather; |
采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