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遇春
- 拼音cháng yù chūn
- 注音ㄔㄤˊ ㄩˋ ㄔㄨ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⒈ ?明初大將。字伯仁,懷遠(yuǎn)(今屬安徽)人。善射,有勇力,元末參加朱元璋軍,被任為副將軍,與大將軍徐達(dá)共同領(lǐng)兵,先攻滅張士誠,后北上滅元。屢立戰(zhàn)功,軍中號稱“常十萬”。1369年與李文忠攻克開平(今內(nèi)蒙古正藍(lán)旗東),還師途中暴病死。追封開平王。
國語辭典
常遇春[ cháng yù chūn ]
⒈ ?人名。(西元1330~1369)?字伯仁,明懷遠(yuǎn)人。貌奇?zhèn)?,善射,有勇力。輔佐明太祖轉(zhuǎn)戰(zhàn)江南,所向皆捷;又率師北征,下元都,逐元帝,平定天下。累官至左副將軍,擢為中書、平章軍國重事,贈中書右丞相。封鄂國公、開平王。謚忠武。
常遇春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遇 | yù | 辶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遇 yù(ㄩˋ) ⒈ ?相逢,會面,碰到:遇到。遇見。遇事。奇遇。遭遇。境遇。 ⒉ ?機(jī)會:機(jī)遇。際遇。知遇。 ⒊ ?對待,款待:待遇。冷遇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偶 漢英互譯 chance、encounter、meet、treat 相關(guān)字詞 逢、遭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禺聲 English meet, come across, encounter |
春 | chūn | 日 | 9畫 | 基本字義 春 chūn(ㄔㄨㄣ) ⒈ ?一年的第一季:春季(農(nóng)歷正月至三月)。春節(jié)。春色。春暉(春天的陽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春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婦女的眉毛)。春秋(a.春季和秋季;b.指年月;c.指人的年歲,如“春春正富”;d.指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,魯國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歷史或歷史著作;e.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時代)。 ⒉ ?兩性相求的欲望:春心。懷春。 ⒊ ?生機(jī):大地回春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? 旾 萅 漢英 |
常 | cháng | 巾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常 cháng(ㄔㄤˊ) ⒈ ?長久,經(jīng)久不變:常數(shù)。常量(亦稱“恒量”)。常項(xiàng)。常任。常年。常駐。常住。常備不懈。 ⒉ ?時時,不只一次:常常。???。時常。經(jīng)常。 ⒊ ?普通的,一般的:常識。常務(wù)。常規(guī)。常情。常人。平常。反常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裳 漢英互譯 constant、frequent、ordinary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common, normal, frequent, regular |
常遇春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常遇春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