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綱
- 拼音cháo gāng
- 注音ㄔㄠˊ ㄍㄤ
- 繁體朝綱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朝綱[ cháo gāng ]
⒈ ?封建朝廷所制訂的法度綱紀(jì)。
例頒布朝綱。
英the laws of an imperial court;
引證解釋
⒈ ?朝廷的綱紀(jì)。
引《后漢書·儒林傳論》:“自 桓 靈 之閒,君道秕僻,朝綱日陵,國隙屢啟?!?br />《南史·宋紀(jì)上·武帝》:“自 晉 中興以來,朝綱弛紊,權(quán)門兼并,百姓流離,不得保其產(chǎn)業(yè)?!?br />宋 張綱 《次韻周伯見贈用前韻》:“恢復(fù)幸有 皋 夔 在,坐看朝綱萬目張?!?br />蔡東藩 許廑父 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五五回:“向使沖人嗣統(tǒng)之初,不為讒言所入,舉國政朝綱之大,一委元老之經(jīng)營,將見綱舉目張,百廢俱舉,治平有象,亂萌不生,又何至有辛亥之事哉?”
⒉ ?指朝廷。參見“朝廷”。
引宋 陸游 《謝臺諫啟》:“此蓋伏遇某官望重朝綱,學(xué)通國體?!?br />《清平山堂話本·張子房慕道記》:“高祖 曰:‘卿意要去修行,久后寡人有難,要卿扶助朝綱,協(xié)立社稷?!?br />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疑讖》:“正值 楊國忠 竊弄威權(quán), 安祿山 濫膺寵眷,把一箇朝綱,看看弄得不成模樣了?!?/span>
國語辭典
朝綱[ cháo gāng ]
⒈ ?朝廷的制度、紀(jì)律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七九·儒林傳·論曰》:「自桓、靈之間,君道秕僻,朝綱日陵?!?br />《三國演義·第二〇回》:「近日操賊弄權(quán),欺壓君父;結(jié)連黨伍,敗壞朝綱?!?/span>
⒉ ?朝廷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七回》:「這甚窄,況且離朝綱又遠(yuǎn),這里住著不便?!?/span>
朝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綱 | gāng | 纟 | 7畫 | 基本字義 綱(綱) gāng(ㄍㄤ) ⒈ ?提網(wǎng)的總繩。 ⒉ ?事物的關(guān)鍵部分:大綱。綱領(lǐng)。綱目。綱要(a.提綱;b.概要)。 ⒊ ?中國從唐代起轉(zhuǎn)運大批貨物所行的辦法:一綱(把貨物分批運行,每批車輛船只的計數(shù)編號)?;ㄊV。生辰綱。 ⒋ ?生物學(xué)分類的一種類別(生物學(xué)把同一門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親緣關(guān)系再分成若干群,每一群為“一綱”,“綱”以下再分為“目”)。 ⒌ ?統(tǒng)治者認(rèn)為維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為規(guī)范:綱紀(jì)。綱常 |
朝 | zhāo cháo | 月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朝 zhāo(ㄓㄠ) ⒈ ?早晨:朝陽。朝暉。朝暮。朝霞。朝氣。朝思暮想。朝令夕改。朝秦暮楚(喻反復(fù)無常)。 ⒉ ?日,天:今朝。明朝。 其他字義 朝 cháo(ㄔㄠˊ) ⒈ ?向著,對著:朝向。朝前。朝陽。坐北朝南。 ⒉ ?封建時代臣見君;亦指宗教徒的參拜:朝見。朝拜。朝圣。朝香。朝儀。 ⒊ ?封建時代帝王接見官吏,發(fā)號施令的地方,與“野”相對:朝廷。上朝。退朝。朝野。朝政。朝臣。朝議。朝房。 ⒋ ?稱一姓帝王世代相繼的統(tǒng) |
朝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朝綱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