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正
- 拼音cháo zhèng
- 注音ㄔㄠˊ ㄓㄥ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朝正[ cháo zhèng ]
⒈ ?古代諸侯和臣屬在正月朝見天子。漢以來通常在歲首元旦進(jìn)行,也稱大朝會(huì)。
⒉ ?古代歲首,天子或諸侯祭于宗廟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諸侯和臣屬在正月朝見天子。 漢 以來通常在歲首元旦進(jìn)行,也稱大朝會(huì)。
引《左傳·文公四年》:“昔諸侯朝正於王,王宴樂之,於是乎賦《湛露》,則天子當(dāng)陽,諸侯用命也?!?br />楊伯峻 注:“襄 二十九年《傳》云:‘春王正月,公在 楚,釋不朝正於廟也。’新正至祖廟賀正,謂之‘朝正於廟’,則此‘朝正於王’,謂以正月朝賀京師也?!?br />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三代改制質(zhì)文》:“是以朝正之義,天子純統(tǒng)色衣,諸侯統(tǒng)衣纏緣紐,大夫士以冠,參近夷以綏,遐方各衣其服而朝,所以明乎天統(tǒng)之義也。”
唐 杜甫 《元日寄韋氏妹》詩:“不見朝正使,啼痕滿面垂。”
元 鄭光祖 《老君堂》第四折:“見如今太平戰(zhàn)爭盡皆寧,千邦萬國來朝正?!?br />清 錢謙益 《元日雜題長句》詩:“青陽玉律應(yīng)三元,是日朝正會(huì)禁門?!?/span>
⒉ ?古代歲首,天子或諸侯祭于宗廟。
引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公在 楚,釋不朝正于廟也。”
《春秋·文公六年》“閏月不告月,猶朝于廟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其日又以禮祭於宗廟,謂之朝廟……其歲首為之,則謂之朝正?!?/span>
國語辭典
朝正[ cháo zhèng ]
⒈ ?古代諸侯和臣屬在正月朝見天子,表示接受天子的政教。
引《左傳·文公四年》:「昔諸侯朝正于王,王宴樂之。」
⒉ ?天子或諸侯在歲首祭祀宗廟。
引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「公在楚,釋不朝正于廟也?!?/span>
朝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正 | zhèng zhēng | 止 | 5畫 | 基本字義 正 zhèng(ㄓㄥˋ) ⒈ ?不偏斜,與“歪”相對:正午。正中( 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 ⒉ ?合于法則的:正當(dāng)( dāng 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規(guī)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厲色。撥亂反正。 ⒊ ?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確。正義。正氣。 ⒋ ?恰好:正好。正中( zhōng )下懷。 ⒌ ?表示動(dòng)作在進(jìn)行中:他正在開會(huì)。 ⒍ ?兩者相對,好的、強(qiáng)的或主要的一方,與“反”相對,與“副”相對:正面。正本。 ⒎ ?純,不雜:正色。正宗。正統(tǒng)。純正。 ⒏ ?改去偏 |
朝 | zhāo cháo | 月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朝 zhāo(ㄓㄠ) ⒈ ?早晨:朝陽。朝暉。朝暮。朝霞。朝氣。朝思暮想。朝令夕改。朝秦暮楚(喻反復(fù)無常)。 ⒉ ?日,天:今朝。明朝。 其他字義 朝 cháo(ㄔㄠˊ) ⒈ ?向著,對著:朝向。朝前。朝陽。坐北朝南。 ⒉ ?封建時(shí)代臣見君;亦指宗教徒的參拜:朝見。朝拜。朝圣。朝香。朝儀。 ⒊ ?封建時(shí)代帝王接見官吏,發(fā)號施令的地方,與“野”相對:朝廷。上朝。退朝。朝野。朝政。朝臣。朝議。朝房。 ⒋ ?稱一姓帝王世代相繼的統(tǒng) |
朝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朝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