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出茅廬
- 拼音chū chū máo lú
- 注音ㄔㄨ ㄔㄨ ㄇㄠˊ ㄌㄨˊ
- 繁體初出茅廬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初出茅廬[ chū chū máo lú ]
⒈ ?初為世用;初入社會。
例直須驚破曹公膽,初出茅廬第一功!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英at the beginning of one's casees; young and inexperienced;
引證解釋
⒈ ?東漢 末, 諸葛亮 隱居 南陽,劉備 三顧茅廬, 亮 始出佐之。
引《三國演義》第三九回:“直須驚破 曹公 膽,初出茅廬第一功?!?br />后用以謂初涉世致用,閱歷不深。 清 李漁 《風(fēng)箏誤·蠻征》:“雖然是初出茅廬,這戎事與軍機(jī)似曾經(jīng)慣?!?br />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九九回:“就怕他初出茅廬,不懂規(guī)矩,當(dāng)不來是真的?!?br />毛澤東 《中國革命戰(zhàn)爭的戰(zhàn)略問題》第一章第四節(jié):“做一個真正能干的高級指揮員,不是初出茅廬或僅僅善于在紙上談兵的角色所能辦到的?!?/span>
國語辭典
初出茅廬[ chū chū máo lú ]
⒈ ?東漢末年,諸葛亮隱居南陽,劉備三顧茅廬,竭誠聘請諸葛亮協(xié)助其興復(fù)漢室。諸葛亮才出山就大敗曹操的軍隊。見《三國演義·第三十九回》。后比喻初入社會,缺乏歷練。
引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·第十九回》:「那署院一聽他問這兩句話,便知道他是初出茅廬,不懂得甚么?!?br />《文明小史·第十五回》:「三人初出茅廬,于世路上一切事情,都是見所未見,聽了這個,甚是希奇?!?/span>
初出茅廬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茅 | máo | 艸 | 8畫 | 基本字義 茅 máo(ㄇㄠˊ) ⒈ ?多年生草本植物,春季先開花,后生葉,花穗上密生白毛。根莖可食,亦可入藥。葉可編蓑衣(亦稱“白茅”):茅草。茅廬。茅舍。名列前茅(喻名次列在前面)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矛聲 English reeds, rushes, grass; surname |
廬 | lú | 廣 | 7畫 | 基本字義 廬(廬) lú(ㄌㄨˊ) ⒈ ?房舍:茅廬。廬墓(a.古人于父母或老師死后,服喪期間守護(hù)墳?zāi)?,在墓旁搭蓋的小屋居?。唬猓畯]舍和墳?zāi)梗?⒉ ?姓。 異體字 廬 漢英互譯 cottage、hut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hut, cottage; name of a mountain |
初 | chū | 刀 | 7畫 | 基本字義 初 chū(ㄔㄨ) ⒈ ?開始時,開始的部分:初始。正月初一。初旬。初稿。初等。初版。初試。初創(chuàng)。初綻。初葉(指某一歷史時期的最初一段)。初夜(a.指進(jìn)入夜晚不久的時候;b.指新婚第一夜)。 ⒉ ?原來的,原來的情況:初衷。和好如初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? ? 漢英互譯 at the beginning of、early、elementary、first、original 相關(guān)字詞 始、末、終 造字法 會意:從衤、從刀 English beginning, initial, primary |
出 | chū | 凵 | 5畫 | 基本字義 出(齣) chū(ㄔㄨ) ⒈ ?從里面到外面:出訪。初出茅廬。出籠。 ⒉ ?往外拿,支付:出力。出錢。出謀畫策。入不敷出。 ⒊ ?離開:出發(fā)。出軌。出嫁。 ⒋ ?產(chǎn)生,生長:出產(chǎn)。出品。出人才。 ⒌ ?發(fā)生:出事。 ⒍ ?顯露:出現(xiàn)。出名。 ⒎ ?超過:出色。出類拔萃(超出同類之上)。 ⒏ ?來到:出席。出勤。 ⒐ ?引文、典故來源于某處:出處( chù )。語出《孟子》。 ⒑ ?顯得量多:這米出飯。 ⒒ ?放在動詞后,表示趨向或效果: |
初出茅廬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初出茅廬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