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麥
- 拼音chūn mài
- 注音ㄔㄨㄣ ㄇㄞˋ
- 繁體春麥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春麥[ chūn mài ]
⒈ ?春季播種的麥子。
引證解釋
⒈ ?春季播種的麥子。
引唐 司空圖 《書懷》詩:“幾處馬嘶春麥長,一川人喜雪峯晴?!?br />宋 蘇軾 《和子由送將官梁左藏仲通》:“兩足誰言春麥短,城堅不怕秋濤卷。”
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孝宗淳熙九年》:“內出正月所種春麥,并秀實堅好,與八九月所種無異?!?br />清 程瑤田 《與吳殿旸舍人書》:“瑤田 居北方久,見其種春麥者皆小麥?!?/span>
國語辭典
春麥[ chūn mài ]
⒈ ?于春季播種,秋季收成的小麥。
春麥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麥 | mài | 麥 | 7畫 | 基本字義 麥(麥) mài(ㄇㄞˋ) ⒈ ?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有“小麥”、“大麥”、“燕麥”等多種,子實供磨面食用,亦可用來制糖或釀酒。通常專指“小麥”(通稱“麥子”):麥田。麥收。麥飯豆羹(指農家粗茶淡飯)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麥 漢英互譯 wheat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wheat, barley, oats; simplified form of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9 |
春 | chūn | 日 | 9畫 | 基本字義 春 chūn(ㄔㄨㄣ) ⒈ ?一年的第一季:春季(農歷正月至三月)。春節(jié)。春色。春暉(春天的陽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春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婦女的眉毛)。春秋(a.春季和秋季;b.指年月;c.指人的年歲,如“春春正富”;d.指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,魯國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歷史或歷史著作;e.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時代)。 ⒉ ?兩性相求的欲望:春心。懷春。 ⒊ ?生機:大地回春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? 旾 萅 漢英 |
春麥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春麥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