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山
- 拼音chū shān
- 注音ㄔㄨ ㄕㄢ
- 詞性動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出山[ chū shān ]
⒈ ?到山外去。
英come out from the mountains;
⒉ ?舊指隱士出任官職。借指出來主持某種事務或擔任某種職務。
英come out to be an official;
引證解釋
⒈ ?晉 謝安 神識沉敏,少有重名,高臥 東山,屢辟不出。及 桓溫 請為司馬,始出仕治事,終為朝廷重臣。見《晉書·謝安傳》。后以“出山”比喻出仕或擔任某種職務,從事某種事情。
引宋 陳與義 《出山道中》詩:“避地時忽忽,出山意悠悠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科場·現(xiàn)任大臣子弟登第》:“文毅 即以是年冬出山再相矣。”
《老殘游記》第四回:“承兩位過愛,兄弟總算有造化的了,只是目下尚無出山之志,將來如要出山,再為奉懇?!?br />巴金 《滅亡》:“然而親戚朋友中有許多人覺得他有非常之才,不出山濟世,未免可惜,也曾勸他出來做一點事?!?/span>
⒉ ?謂在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。?!?/p>
引唐 崔峒 《送真上人還蘭若》詩:“出山逢亂世,乞食覺人稀?!?br />《醒世恒言·李道人獨步云門》:“﹝ 李清 ﹞方才想起:‘臨出山時,仙長傳授我的偈語,第二句道“聽簡而問”
⒊ ?冒出新山。由于部分地殼隆起或火山爆發(fā)而造成。
國語辭典
出山[ chū shān ]
⒈ ?比喻出來做官。
引唐·杜甫〈佳人〉詩:「在山泉水清,出山泉水濁。」
《老殘游記·第四回》:「承兩位過愛,兄弟總算有造化的了,只是目下尚無出山之志,將來如要出山,再為奉懇?!?/span>
⒉ ?修行人離開山中的住處,到平地來。
引唐·崔峒〈送真上人還蘭若〉詩:「出山逢亂世,乞食覺人稀?!?br />《醒世恒言·卷三八·李道人獨步云門》:「臨出山時,仙長傳授我的偈語,第二句道:『聽簡而問』。」
反蟄居
英語to leave the mountain (of a hermit)?, to come out of obscurity to a government job, to take a leading position
法語quitter la montagne (pour un ermite)?, quitter sa retraite, sortir de l'obscurité pour occuper un poste officiel, prendre une position dominante
出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出 | chū | 凵 | 5畫 | 基本字義 出(齣) chū(ㄔㄨ) ⒈ ?從里面到外面:出訪。初出茅廬。出籠。 ⒉ ?往外拿,支付:出力。出錢。出謀畫策。入不敷出。 ⒊ ?離開:出發(fā)。出軌。出嫁。 ⒋ ?產(chǎn)生,生長:出產(chǎn)。出品。出人才。 ⒌ ?發(fā)生:出事。 ⒍ ?顯露:出現(xiàn)。出名。 ⒎ ?超過:出色。出類拔萃(超出同類之上)。 ⒏ ?來到:出席。出勤。 ⒐ ?引文、典故來源于某處:出處( chù )。語出《孟子》。 ⒑ ?顯得量多:這米出飯。 ⒒ ?放在動詞后,表示趨向或效果: |
出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