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撻
- 拼音chǔ tà
- 注音ㄔㄨˇ ㄊㄚˋ
- 繁體楚撻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楚撻[ chǔ tà ]
⒈ ?杖打。
引證解釋
⒈ ?杖打。
引《后漢書·列女傳·曹世叔妻》:“夫?yàn)榉驄D者,義以和親,恩以好合,楚撻既行,何義之存?”
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教子》:“凡人不能教子女者,亦非欲陷其罪惡……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?!?br />唐 白行簡 《李娃傳》:“月餘,手足不能自舉,其楚撻之處皆潰爛,穢甚?!?/span>
國語辭典
楚撻[ chǔ tà ]
⒈ ?鞭打、杖打。
引《后漢書·卷八四·列女傳·曹世叔妻傳》:「夫?yàn)榉驄D者,義以和親,恩以好合,楚撻既行,何義之存。」
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(xùn)·教子》:「凡人不能教子女者,亦非欲陷其罪惡,但重于訶怒,傷其顏色,不忍楚撻,慘其肌膚爾。」
近笞打
楚撻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撻 | tà | 扌 | 9畫 | 基本字義 撻(撻) tà(ㄊㄚˋ) ⒈ ?用鞭棍等打人:鞭撻。大張撻伐(a.使用武力大規(guī)模征討;b.指對人進(jìn)行聲討或攻擊)。 異體字 撻 漢英互譯 whip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達(dá)聲 English flog, whip; chastise |
楚 | chǔ | 木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楚 chǔ(ㄔㄨˇ) ⒈ ?落葉灌木,鮮葉可入藥。枝干堅(jiān)勁,可以做杖。亦稱“牡荊”。 ⒉ ?古代的刑杖,或?qū)W校撲責(zé)學(xué)生的小杖:捶楚。夏楚。楚掠(拷打)。楚撻(拷打)。 ⒊ ?中國春秋時國名:楚天(楚地的天空。因楚在南方,亦泛指南方天空)。楚聲。楚歌(楚人之歌)。楚狂。楚腰(泛稱女子的細(xì)腰)。楚辭。四面楚歌。楚材晉用(指使用他國人才,或指人才外流)。 ⒋ ?指中國湖北省和湖南省,特指湖北?。撼?。 ⒌ ?痛苦:苦楚 |
楚撻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楚撻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