皴剝
- 拼音cūn bāo
- 注音ㄘㄨㄣ ㄅㄠ
- 繁體皴剝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皴剝[ cūn bāo ]
⒈ ?糙裂剝落。
引證解釋
⒈ ?糙裂剝落。
引宋 蘇轍 《石鼓》詩(shī):“形骸偃蹇任苔蘚,文字皴剝困風(fēng)雨?!?/span>
皴剝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皴 | cūn | 皮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皴 cūn(ㄘㄨㄣ) ⒈ ?皮膚因受凍或受風(fēng)吹而干裂:皴裂。皴理(裂紋)。 ⒉ ?皮膚上積存的泥垢和脫落的表皮:手上全是皴。 ⒊ ?中國(guó)畫技法之一,涂出物體紋理或陰陽(yáng)向背:皴法。皴筆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皮、聲 English chapped, cracked |
剝 | bāo bō | 刂 | 10畫 | 基本字義 剝 bāo(ㄅㄠ) ⒈ ?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東西:剝皮。剝花生。 其他字義 剝 bō(ㄅㄛ) ⒈ ?義同(一),用于復(fù)合詞:剝奪。剝削( xuē )。剝落。剝蝕。生吞活剝。 異體字 剝 礡 漢英互譯 shell、peel、shin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刂、從錄 English peel |
皴剝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皴剝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