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袍
- 拼音dào páo
- 注音ㄉㄠˋ ㄆㄠ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道袍[ dào páo ]
⒈ ?道士穿的袍子。
英Taoist priest's robe;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家居常服,斜領(lǐng)大袖,四周鑲邊的袍子。參見“道衣”。
引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三十回:“翟管家 出來,穿著涼鞋浄襪,絲絹道袍?!?br />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:“身穿一件青布厚棉道袍,腳下踏著暖鞋。”
⒉ ?僧道穿的袍服。
引宋 徐度 《卻掃編》卷上:“呂申公 素喜釋氏之學(xué),及為相,務(wù)簡靜,罕與士大夫接,惟能談禪者,多得從容。於是好進(jìn)之徒,往往幅巾道袍,日游禪寺,隨僧齋粥,談?wù)h理情,覬以自售,時(shí)人謂之禪鉆云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孤吟》:“副末氈巾道袍,扮老贊禮上?!?br />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起死》:“我先剝你的道袍,拿你的馬?!?/span>
國語辭典
道袍[ dào páo ]
⒈ ?僧、道或士子所穿的衣服。參見「直裰」條。
引《喻世明言·卷二·陳御史巧勘金釵鈿》:「早飯都吃過了,方才起身,把道袍、鞋、襪慢慢的逐件搬將出來,無非要延挨時(shí)刻,誤其美事?!?br />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一》:「煩勞了列位,做兩件道袍穿穿,也見小肆中薄意。」
英語Taoist robe, traditional men's gown
德語Gewand des taoistischen Priesters (S)?, taoistisches Gewand (S)?, Gewand des daoistischen Priesters
法語longue robe traditionnelle (unisexe)?, peignoir
道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袍 | páo | 衤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袍 páo(ㄆㄠˊ) ⒈ ?中式長衣:袍子。長袍。旗袍。棉袍。皮袍。同袍(舊時(shí)軍人相稱)。袍澤(“袍”和“澤”均為古代衣服,后以此稱軍隊(duì)中的同事,如“袍袍之誼”、“袍袍故舊”)。 ⒉ ?衣服的前襟:“反袂拭面,涕沾袍”。 異體字 袌 漢英互譯 gown、robe 造字法 形聲:從衣、包聲 English long gown, robe, cloak |
道 | dào | 辶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道 dào(ㄉㄠˋ) ⒈ ?路,方向,途徑:道路。鐵道。志同道合。 ⒉ ?指法則、規(guī)律:道理。道德。道義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 ⒊ ?學(xué)術(shù)或宗教的思想體系:道學(xué)。傳道。修道。 ⒋ ?方法,辦法,技術(shù):門道。醫(yī)道。 ⒌ ?指“道家”(中國春秋戰(zhàn)國時(shí)期的一個(gè)學(xué)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莊周) ⒍ ?指“道教”(中國主要宗教之一,創(chuàng)立于東漢):道觀( guàn )。道士。道姑。道行( háng 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領(lǐng))。 ⒎ ?指 |
道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道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