盜亦有道
- 拼音dào yì yǒu dào
- 注音ㄉㄠˋ 一ˋ 一ㄡˇ ㄉㄠˋ
- 繁體盜亦有道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盜亦有道[ dào yì yǒu dào ]
⒈ ?亦作“盜亦有道”。
⒉ ?謂盜者亦有其為盜之道義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盜亦有道”。謂盜者亦有其為盜之道義。
引《莊子·胠篋》:“跖 之徒問於 跖 曰:‘盜亦有道乎?’ 跖 曰:‘何適而無有道邪?夫妄意室中之藏,圣也;入先,勇也;出后,義也;知可否,知也;分均,仁也。五者不備,而能成大盜者,天下未之有也?!?br />《新唐書·王世充竇建德傳贊》:“其間亦假仁義,禮賢才,因之擅王僭帝,所謂盜亦有道者?!?br />明 陳子龍 《平內(nèi)盜議》:“盜之易治者,中多攜貳,更相捕斬。今也數(shù)十萬人,分?jǐn)?shù)十枝,何以無相攻擊者,何以無率所部降者,豈盜亦有道乎?”
鄭振鐸 《集外·風(fēng)濤三》:“盜亦有道!天下無道,賞罰征伐便自群盜出,嗚呼!”
國語辭典
盜亦有道[ dào yì yǒu dào ]
⒈ ?要成為一個(gè)大盜,也有其須具備的才能與原則。語出后指盜賊也有一定的規(guī)矩與原則,不隨意盜竊他人財(cái)物。
引《莊子·胠篋》:「故跖之徒,問于跖曰:『盜亦有道乎?』」
《新唐書·卷八五·王世充等傳·贊曰》:「其間亦假仁義,禮賢才,因之擅王僭帝,所謂盜亦有道者?!?br />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三》:「英雄從古輕一擲,盜亦有道真堪述。」
盜亦有道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有 | yǒu yòu | 月 | 6畫 | 基本字義 有 yǒu(一ㄡˇ) ⒈ ?存在:有關(guān)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備無患。有目共睹。 ⒉ ?表示所屬:他有一本書。 ⒊ ?表示發(fā)生、出現(xiàn):有病。情況有變化。 ⒋ ?表示估量或比較:水有一丈多深。 ⒌ ?表示大、多:有學(xué)問。 ⒍ ?用在某些動(dòng)詞前面表示客氣:有勞。有請(qǐng)。 ⒎ ?無定指,與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 ⒏ ?詞綴,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 其他字義 有 yòu(一ㄡˋ) ⒈ ?古同“又”,表示整數(shù)之外再加零數(shù)。 異 |
亦 | yì | 亠 | 6畫 | 基本字義 亦 yì(一ˋ) ⒈ ?副詞,也,表示同樣、也是:亦無不可。亦步亦趨。 ⒉ ?又:“先君何罪?其嗣亦何罪?” ⒊ ?不過,只是:“王亦不好土也,何患無士?” ⒋ ?表示加強(qiáng)或委婉的語氣:“嗚呼,亦盛矣哉!”“學(xué)而時(shí)習(xí)之,不亦說乎?” ⒌ ?姓。 異體字 腋 漢英互譯 also、too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also, too; likewise |
盜 | dào | 皿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盜 dào(ㄉㄠˋ) ⒈ ?偷竊,用不正當(dāng)?shù)氖侄螤I私或謀?。罕I竊。盜賊。盜伐。盜掘。盜運(yùn)。盜賣。盜用。盜名欺世(亦稱“欺世盜名”)。 ⒉ ?偷竊或搶劫財(cái)物的人:海盜。強(qiáng)盜。竊國大盜。 異體字 盜 漢英互譯 rob、steal、pilfer、robber、thief 相關(guān)字詞 匪、竊、偷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次、從皿 English rob, steal; thief, bandit |
道 | dào | 辶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道 dào(ㄉㄠˋ) ⒈ ?路,方向,途徑:道路。鐵道。志同道合。 ⒉ ?指法則、規(guī)律:道理。道德。道義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 ⒊ ?學(xué)術(shù)或宗教的思想體系:道學(xué)。傳道。修道。 ⒋ ?方法,辦法,技術(shù):門道。醫(yī)道。 ⒌ ?指“道家”(中國春秋戰(zhàn)國時(shí)期的一個(gè)學(xué)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莊周) ⒍ ?指“道教”(中國主要宗教之一,創(chuàng)立于東漢):道觀( guàn )。道士。道姑。道行( háng 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領(lǐng))。 ⒎ ?指 |
盜亦有道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盜亦有道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