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體
詞語解釋
大體[ dà tǐ ]
⒈ ?大概;基本上。
例大體上說來。
收支大體平衡。
大體相同。
英roughly; more or less;
⒉ ?總體來說。
例我大體上同意你的看法。
英on the whole;
大體[ dà tǐ ]
⒈ ?有關(guān)大局的重要道理。
例識大體,顧大局。
英cardinal principle; general interest;
引證解釋
⒈ ?重要的義理,有關(guān)大局的道理。
引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論》:“﹝ 平原君 ﹞未睹大體?!?/span>
例如:做事要顧大局,識大體。
⒉ ?大要;綱領(lǐng)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矯傳》:“操綱領(lǐng),舉大體。”
⒊ ?大致,大概。
引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“山 東食海鹽, 山 西食鹽鹵, 領(lǐng)南、沙北 固往往出鹽,大體如此矣?!?/span>
例如:我和他的看法大體相同。
國語辭典
大體[ dà tǐ ]
⒈ ?大略、概要。
引《淮南子·泛論》:「見者可以論未發(fā)也,而觀小節(jié)可以知大體矣?!?/span>
近大要 概略
⒉ ?大約、大致。
引《史記·卷一二九·貨殖傳》:「山東食海鹽,山西食鹽鹵,領(lǐng)南、沙北固往往出鹽,大體如此矣?!?/span>
⒊ ?心。
引《孟子·告子上》:「從其大體為大人,從其小體為小人。」
⒋ ?整個局面。
引《史記·卷七六·平原君虞卿傳》:「平原君,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,然未睹大體?!?/span>
大體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體 | tǐ tī | 亻 | 7畫 | 基本字義 體(體) tǐ(ㄊ一ˇ) ⒈ ?人、動物的全身:身體。體重。體溫。體質(zhì)。體征(醫(yī)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(fā)現(xiàn)的異常變化)。體能。體貌。體魄(體格和精力)。體育。體無完膚。 ⒉ ?身體的一部分:四體。五體投地。 ⒊ ?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體。主體。群體。 ⒋ ?物質(zhì)存在的狀態(tài)或形狀:固體。液體。體積。 ⒌ ?文章或書法的樣式、風格:體裁(文學作品的表現(xiàn)形式,可分為詩歌,散文,小說,戲劇等)。文體(文章的體裁,如“騷體”、 |
大 | dà dài tài | 大 | 3畫 | 基本字義 大 dà(ㄉㄚˋ) ⒈ ?指面積、體積、容量、數(shù)量、強度、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,與“小”相對:大廳。大政。大氣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 ⒉ ?指大小的對比: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。 ⒊ ?規(guī)模廣,程度深,性質(zhì)重要:大局。大眾。 ⒋ ?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淺或次數(shù)少:不大高興。 ⒌ ?年長,排行第一:老大。 ⒍ ?敬辭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筆。 ⒎ ?時間更遠:大前年。 ⒏ ?〔大夫〕古代官職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 |
大體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