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得
詞語解釋
得得[ de de ]
⒈ ?任情自得貌。語本《莊子·駢拇》:“夫不自見而見彼,不自得而得彼者,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?!?/p>
⒉ ?頻頻;頻仍。
⒊ ?特特,特地。
⒋ ?應(yīng)諾之詞。猶言好好。
⒌ ?的確,確實(shí)。
⒍ ?恰好。
⒎ ?猶答答。作詞或詞組的后綴。
⒏ ?象聲詞。多形容馬蹄聲。
引證解釋
⒈ ?任情自得貌。
引語本《莊子·駢拇》:“夫不自見而見彼,不自得而得彼者,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?!?br />南朝 梁 何遜 《西州直示同員》詩:“誓將收飲啄,得得任心神?!?br />宋 黃庭堅(jiān) 《和甫得竹數(shù)本于周翰喜而作詩和之》:“人知愛酒耳,不解心得得?!?br />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三八回:“蠟屐遠(yuǎn)來情得得,冷吟不盡興悠悠?!?/span>
⒉ ?頻頻;頻仍。
引唐 王建 《洛中張籍新居》詩:“云山且喜重重見,親故應(yīng)須得得來?!?br />金 高庭玉 《柳絮》詩:“得得穿朱戶,時(shí)時(shí)撲翠屏?!?/span>
⒊ ?特特,特地。
引唐 陸龜蒙 《丁隱君歌序》:“別業(yè)在深山中,非得得行不可適到其下?!?br />宋 孫光憲 《北夢(mèng)瑣言》卷二十:“我得得為渠入 蜀,何意見怪?”
清 劉獻(xiàn)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三:“縱千里萬里,猶將買草鞋得得而往。”
⒋ ?應(yīng)諾之詞。猶言好好。
引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一:“﹝ 仁宗 ﹞一日將御朝, 溫成 送至殿門,撫背曰:‘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?!显唬骸玫谩!?/span>
⒌ ?的確,確實(shí)。
引《清平山堂話本·簡(jiǎn)帖和尚》:“良人得得負(fù)奇才,何事年年被放回?”
⒍ ?恰好。
引宋 范成大 《萬州》詩:“前山如屏墻,得得正當(dāng)戶?!?/span>
⒎ ?猶答答。作詞或詞組的后綴。
引葉圣陶 《微波》:“十二分通脫的一個(gè)女郎,兩年以后,會(huì)變成這樣羞人得得的?!?/span>
⒏ ?象聲詞。多形容馬蹄聲。
引清 黃景仁 《道中秋分》詩:“瘦馬羸童行得得,高原古木聽空空?!?br />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四幕:“馬蹄得得,一個(gè)騎兵跑得滿頭大汗上?!?/span>
國(guó)語辭典
得得[ dé dé ]
⒈ ?特地、專程。
引唐·貫休〈陳情獻(xiàn)蜀皇帝〉詩:「一缾一缽垂垂老,千水千山得得來。」
⒉ ?形容行走的樣子。
引宋·黃庭堅(jiān)〈減字木蘭花·中秋多雨〉詞:「今夜云開,須道姮娥得得來?!?/span>
⒊ ?狀聲詞。形容走路的聲音或馬蹄聲等。
例如:「他騎著馬,得得的跑了過來?!?/span>
得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得 | dé děi de | 彳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得 dé(ㄉㄜˊ) ⒈ ?獲取,接受:得到。得失。得益。得空( kòng )。得便。得力。得濟(jì)。心得。 ⒉ ?適合:得勁。得當(dāng)( dàng )。得法。得體。 ⒊ ?滿意:得意。揚(yáng)揚(yáng)自得。 ⒋ ?完成,實(shí)現(xiàn):飯得了。得逞。得志(多指滿足名利的欲望)。 ⒌ ?可以,許可:不得隨地吐痰。 ⒍ ?口語詞(a.表禁止,如“得了,別說了”;b.表同意,如“得,就這么辦”)。 其他字義 得 děi(ㄉㄟˇ) ⒈ ?必須,須要:可得注意。 ⒉ ?極舒服,極適意:這 |
得得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得得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