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丁
- 拼音dì dīng
- 注音ㄉ一ˋ ㄉ一ㄥ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地丁[ dì dīng ]
⒈ ?土地稅和勞役稅的合稱。舊制田賦分夏稅、秋糧,丁賦有市民、鄉(xiāng)民、富民、佃民、客民等,區(qū)分為上中下則,清代合而為一。
⒉ ?指紫花地丁或蒲公英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草五·紫花地丁》;又《菜二·蒲公英》。
⒊ ?即佃戶。參見“地客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土地稅和勞役稅的合稱。舊制田賦分夏稅、秋糧,丁賦有市民、鄉(xiāng)民、富民、佃民、客民等,區(qū)分為上中下則, 清 代合而為一。 清 王慶云 《熙朝記政·記丁隨地起》:“楊炎 併租庸調(diào)為兩稅,而丁口之庸錢併入焉。
引明 嘉靖 后行一條鞭,均徭、里甲與兩稅為一……我朝定制百餘年矣,地丁之外分毫無取焉。”
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地丁原始》:“康熙 五十年二千四百十七萬九十九丁。按此年丁數(shù)為地丁之根…… 雍正 四年諭,丁糧派於各地糧內(nèi)。以 雍正 五年為始?!?/span>
⒉ ?指紫花地丁或蒲公英。見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五·紫花地丁》;又《菜二·蒲公英》。
⒊ ?即佃戶。參見“地客”。
國語辭典
地丁[ dì dīng ]
⒈ ?地租與人口稅的合稱。
引《六部成語注解·戶部》:「地?。好耖g地畝丁口向例、每年由地方官照算升征錢糧,自康熙年間圣祖特恩、將丁口并入地畝一總征收,從此不再加丁賦著為例?!?/span>
地丁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丁 | dīng zhēng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丁 dīng(ㄉ一ㄥ) ⒈ ?天干的第四位,用于作順序第四的代稱:丁是丁,卯是卯。 ⒉ ?成年男子。 ⒊ ?人口。 ⒋ ?從事某種勞動的人:園丁。 其他字義 丁 zhēng(ㄓㄥ) ⒈ ?〔丁丁〕象聲詞,形容伐木、下棋、彈琴的聲音。 異體字 釘 漢英互譯 man、population、four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ale adult; robust, vigorous; 4th heavenly stem |
地 | dì de | 土 | 6畫 | 基本字義 地 dì(ㄉ一ˋ) ⒈ ?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:地球(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說。 ⒉ ?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質(zhì)。地殼。 ⒊ ?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陸地。地下。 ⒋ ?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 ⒌ ?地球上的一個區(qū)域:地區(qū)。此地。 ⒍ ?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 ⒎ ?所在空間或區(qū)域的部位:地點(diǎn)。目的地。 ⒏ ?人在社會關(guān)系中所處的位置:易地以處。 ⒐ ?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(lǐng)域 |
地丁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地丁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