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閣
- 拼音dōng gé
- 注音ㄉㄨㄥ ㄍㄜˊ
- 繁體東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東閣[ dōng gé ]
⒈ ?東廂的居室或樓房。
⒉ ?古代稱宰相招致、款待賓客的地方。
⒊ ?明清兩代大學士殿閣之一。洪武十五年始置。清仍之。參閱《明史·職官志一》、《清史稿·職官志一》。
⒋ ?閣名。指東亭。故址在今四川省崇慶縣東。唐杜甫《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》詩:“東閣官梅動詩興,還如何遜在揚州。”仇兆鰲注:“東閣,指東亭?!币徽f謂款待賓客之所。參閱宋張邦基《墨莊漫錄》卷一。
引證解釋
⒈ ?東廂的居室或樓房。
引古樂府《木蘭詩》:“開我東閣門,坐我西間牀?!?br />唐 任希古 《和長孫秘監(jiān)伏日苦熱》:“北林開逸徑,東閣敞閒扉。”
⒉ ?古代稱宰相招致、款待賓客的地方。按,此義本作“東閤”,后世閤、閣形近音同混用。參見“東閤”。
引唐 李商隱 《九日》詩:“郎君官貴施行馬,東閣無因再得窺?!?br />一本作“閤”。 宋 蘇軾 《九日次韻王鞏》:“聞道郎君閉東閣,且容老子上南樓?!?br />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二折:“今日個東閣玳瑁筵,煞強如西廂和月等?!?br />清 龔自珍 《乙酉臘見紅梅一枝思親而作時客昆山》詩:“南天初返棹,東閣正留賓?!?/span>
⒊ ?明 清 兩代大學士殿閣之一。 洪武 十五年始置。 清 仍之。參閱《明史·職官志一》、《清史稿·職官志一》。
⒋ ?閣名。指 東亭。故址在今 四川省 崇慶縣 東。
引唐 杜甫 《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》詩:“東閣 官梅動詩興,還如 何遜 在 揚州。”
仇兆鰲 注:“東閣,指 東亭?!?br />一說謂款待賓客之所。參閱 宋 張邦基 《墨莊漫錄》卷一。東閤:東向的小門。 《漢書·公孫弘傳》:“弘 自見為舉首,起徒步,數(shù)年至宰相封侯,於是起客館,開東閤以延賢人?!?br />王先謙 補注引 姚鼐 曰:“此閤是小門,不以賢者為吏屬,別開門延之?!?br />《后漢書·周黃徐等傳序》:“東平王 蒼 為驃騎將軍,開東閤延賢俊?!?br />后因以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之所。 唐 孟浩然 《題長安主人壁》詩:“久廢南山田,謬陪東閤賢?!?br />唐 李商隱 《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》:“早歲思東閤,為邦屬故園?!?/span>
國語辭典
東閣[ dōng gé ]
⒈ ?東向的小門。后用以指宰相招賢的地方。唐·李商隱〈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〉:「早歲思東閣,為邦屬故國?!?/p>
引《漢書·卷五八·公孫弘傳》:「弘自見為舉首,起徒步,數(shù)年至宰相封侯,于是起客館,開東閣以延賢人,與參謀議?!?/span>
⒉ ?明、清時大學士所冠殿閣銜之一,稱為「東閣大學士」。
⒊ ?地名。在今四川省簡陽縣東。
東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閣 | gé | 門 | 9畫 | 基本字義 閣(閣) gé(ㄍㄜˊ) ⒈ ?類似樓房的建筑物,供遠眺、游憩、藏書和供佛之用:樓閣。滕王閣。閣下(對人的敬稱,意謂不敢直指其人,故呼在其閣下的侍從者而告之;現(xiàn)代多用于外交場合)。 ⒉ ?特指女子的臥房:閨閣。出閣(出嫁)。 ⒊ ?小木頭房子:閣子。閣樓。 ⒋ ?某些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(guān):內(nèi)閣(簡稱“閣”)。組閣。入閣。 ⒌ ?古同“擱”,停止。 異體字 閣 漢英互譯 cabinet、pavilion 造字法 形聲:從門、各聲 English chamber, |
東 | dōng | 一 | 5畫 | 基本字義 東(東) dōng(ㄉㄨㄥ) ⒈ ?方向,太陽出升的一邊,與“西”相對:東方。東經(jīng)(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(jīng)度或經(jīng)線)。東山再起(喻失勢之后,重新恢復地位)。付諸東流。 ⒉ ?主人(古代主位在東,賓位在西):房東。股東。東道主(泛指請客的主人,亦稱“東道”、“作東”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東 漢英互譯 east 相關(guān)字詞 西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ast, eastern, eastward |
東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東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