鵝闕
- 拼音é què
- 注音ㄜˊ ㄑㄩㄝˋ
- 繁體鵝闕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鵝闕[ é quē ]
⒈ ?一種拌制的食品。
引證解釋
⒈ ?一種拌制的食品。
引唐 樊綽 《蠻書(shū)·蠻夷風(fēng)俗》:“取生鵝治如膾法,方寸切之,和生胡瓜及椒榝啗之,謂之鵝闕,土俗以為上味?!?br />《新唐書(shū)·南蠻傳上·南詔上》:“膾魚(yú)寸,以胡瓜、椒、蔱和之,號(hào)鵝闕。”
鵝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闕 | quē què | 門 | 1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闕(闕) quē(ㄑㄩㄝ) ⒈ ?古代用作“缺”字。空缺:尚付闕闕。有懷疑的事情暫時(shí)不下斷語(yǔ),留待查考:闕疑。 ⒉ ?過(guò)錯(cuò):闕失。 ⒊ ?姓。 其他字義 闕(闕) què(ㄑㄩㄝˋ) ⒈ ?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:宮闕。 ⒉ ?皇帝居處,借指朝廷:闕下?!按龔念^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”。 ⒊ ?京城,宮殿:“城闕輔三秦”。 ⒋ ?陵墓前兩邊的石牌坊:墓闕。 異體字 闕 造字法 形聲:外形內(nèi)聲 English watch tower; palace |
鵝 | é | 鳥(niǎo) | 12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鵝(鵝) é(ㄜˊ) ⒈ ?家禽,比鴨子大,頸長(zhǎng),喙扁闊,尾短,體白色或灰色,額部有肉質(zhì)突起,雄的突起較大,頸長(zhǎng),腳大有蹼,善游水:白鵝。鵝毛。鵝卵石。鵝毛大雪。 異體字 鵝 鵞 ? ? 漢英互譯 goose、goosey、goosie 造字法 形聲:從鳥(niǎo)、我聲 English goose |
鵝闕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鵝闕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