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三漏
- 拼音ěr sān lòu
- 注音ㄦˇ ㄙㄢ ㄌㄡ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耳三漏[ ěr sān lòu ]
⒈ ?亦作“耳參漏”。
⒉ ?謂兩耳各有三孔。舊傳為圣人的異相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耳參漏”。謂兩耳各有三孔。舊傳為圣人的異相。
引《淮南子·修務(wù)訓(xùn)》:“禹 耳參漏,是謂大通。”
高誘 注:“參,三;漏,穴也。”
《尚書帝命驗》:“禹 身長九尺有六,虎鼻河目,駢齒鳥啄,耳三漏?!?br />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老子》:“﹝ 老子 ﹞耳有三漏,足蹈二五,手把十丈?!?/span>
耳三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漏 | lòu | 氵 | 14畫 | 基本字義 漏 lòu(ㄌㄡˋ) ⒈ ?物體由孔或縫透過:壺里的水漏光了。漏風(fēng)。滲漏。漏泄(①水、光等流出或透出;②泄露)。漏電(跑電)。 ⒉ ?泄露:走漏消息。漏底(泄露內(nèi)情)。透漏。 ⒊ ?脫逃或無意放過:疏漏。遺漏。掛一漏萬。漏網(wǎng)之魚。 ⒋ ?〔漏壺〕古代計時器,銅制有孔,可以滴水或漏沙,有刻度標(biāo)志以計時間。簡稱“漏”,如“銅壺滴漏”(亦稱“銅壺刻漏”),“漏盡更深”。 ⒌ ?中醫(yī)指某些流出膿血黏液的?。罕缆ㄗ訉m大量 |
耳 | ěr | 耳 | 6畫 | 基本字義 耳 ěr(ㄦˇ) ⒈ ?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(通稱“耳朵”):耳背( bèi )。耳垂。耳鬢廝磨( mó )。耳穴。耳聰目明。耳濡目染。 ⒉ ?像耳朵的東西:木耳。銀耳。 ⒊ ?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:耳房。鼎耳。 ⒋ ?聽說:耳聞。耳軟。耳順(指年至六十,聽到別人的話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歲)。 ⒌ ?文言助詞,而已,罷了:想當(dāng)然耳。 ⒍ ?文言語氣詞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壯士不死則已,死即舉大名耳”。 漢英 |
耳三漏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耳三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