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求諸己
- 拼音fǎn qiú zhū jǐ
- 注音ㄈㄢˇ ㄑ一ㄡˊ ㄓㄨ ㄐ一ˇ
- 繁體反求諸己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反求諸己[ fǎn qiú zhū jǐ ]
⒈ ?求:尋求。諸:“之于”的合音。反省自己的過失,加以改正,而不責(zé)怪別人。
例發(fā)而不中,則怨勝己者,反求諸己而已矣。——《禮記》
英seek the cause in oneself instead of sb. else;
引證解釋
⒈ ?猶反躬自問。謂從自己方面找原因。
引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發(fā),發(fā)而不中,不怨勝己者,反求諸己而已矣?!?br />宋 程頤 《周易程氏傳》卷三:“君子之遇艱阻,必反求諸己,而益自修?!?br />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上:“子夏 篤信圣人, 曾子 反求諸己?!?/span>
國語辭典
反求諸己[ fǎn qiú zhū jǐ ]
⒈ ?反過來要求自己。
引《孟子·離婁上》:「行有不得者,皆反求諸己,其身正而天下歸之?!?/span>
反怨天尤人
反求諸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諸 | zhū | 讠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諸(諸) zhū(ㄓㄨ) ⒈ ?眾,許多:諸位。諸君。諸侯。 ⒉ ?“之于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投諸渤海之尾。 ⒊ ?猶“之”:“能事諸乎?”。 ⒋ ?猶“于”:“宋人事資章甫適諸越”。 ⒌ ?語助,無實(shí)在意義:“日居月諸,照臨下土”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諸 漢英互譯 all、various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者聲 English various, all, these; surname |
求 | qiú | 水 | 7畫 | 基本字義 求 qiú(ㄑ一ㄡˊ) ⒈ ?設(shè)法得到:求生。求成。求知。求索。求證(尋求證據(jù),求得證實(shí))。求實(shí)(講求實(shí)際)。求同存異。求全責(zé)備。求賢若渴。實(shí)事求是。 ⒉ ?懇請,乞助:求人。求告。求乞。求醫(yī)。求教。求助。 ⒊ ?需要:需求。供過于求。 異體字 蛷 裘 漢英互譯 beg、entreat、request、seek、try 相關(guān)字詞 供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eek; demand, request; beseech |
己 | jǐ | 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己 jǐ(ㄐ一ˇ) ⒈ ?對別人稱本身:自己。知己。反求諸己。推己及人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 ⒉ ?天干的第六位,用作順序第六的代稱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oneself、personal 相關(guān)字詞 人、彼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elf, oneself; personal, private; 6th heavenly stem |
反 | fǎn | 又 | 4畫 | 基本字義 反 fǎn(ㄈㄢˇ) ⒈ ?翻轉(zhuǎn),顛倒:反手(a.翻過手,手到背后;b.反掌)。反復(fù)。反側(cè)。 ⒉ ?翻轉(zhuǎn)的,顛倒的,與“正”相對:正反兩方面的經(jīng)驗(yàn)。反間(利用敵人的間諜,使敵人內(nèi)部自相矛盾)。反訴。反饋。適得其反。物極必反。 ⒊ ?抵制,背叛,抗拒:反霸。 ⒋ ?和原來的不同,和預(yù)感的不同:反常。 ⒌ ?回?fù)?,回過頭來:反駁。反攻。反詰。反思。反躬自問。 ⒍ ?類推:舉一反三。 異體字 仮 返 漢英互譯 in reverse、on the con |
反求諸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