藩臺
- 拼音fān tái
- 注音ㄈㄢ ㄊㄞˊ
- 繁體藩臺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藩臺[ fān tái ]
⒈ ?明清時布政使的俗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明 清 時布政使的俗稱。
引清 蔣士銓 《第三碑·上冢》:“新藩臺 季公 傳見,則索趨赴左右?!?br />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三回:“只要在藩臺衙門里一問就知道的?!?/span>
國語辭典
藩臺[ fán tái ]
⒈ ?職官名。明代掌理一省民政和財政的官員。參見「布政司」條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一五回》:「先生若愛看詩句,前時在此,有時同撫臺、藩臺及諸位當事在湖上唱和的一卷詩,取來請教?!?/span>
藩臺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臺 | tái tāi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臺(臺、檯、颱) tái(ㄊㄞˊ) ⒈ ?高平的建筑物:亭臺樓閣。 ⒉ ?敬辭,用于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(guān)的事物:臺鑒。臺甫。 ⒊ ?像臺的東西,器物的座子:井臺。窗臺。燈臺。 ⒋ ?量詞:一臺戲。 ⒌ ?臺灣省的簡稱:臺胞。臺幣。 ⒍ ?姓。 ⒎ ?桌子、案子:寫字臺。 ⒏ ?發(fā)生在太平洋西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極猛烈的風暴,稱“臺風”。 其他字義 臺 tāi(ㄊㄞ) ⒈ ?〔天臺〕①山名,在中國浙江省;②地名,在中國浙江省。 異體字 ? |
藩 | fān | 艸 | 18畫 | 基本字義 藩 fān(ㄈㄢ) ⒈ ?籬笆:藩籬。 ⒉ ?屏障,保衛(wèi):藩翰(喻保衛(wèi)國家的重臣)。 ⒊ ?封建時代稱屬國屬地或分封的土地,借指邊防重鎮(zhèn):藩屬。藩國。藩鎮(zhèn)。藩邦。削藩。稱藩(自稱屬國)。 異體字 籓 樊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潘聲 English fence; boundary; outlying border |
藩臺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藩臺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