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顙
- 拼音gān sǎng
- 注音ㄍㄢ ㄙㄤˇ
- 繁體乾顙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干顙[ gàn sǎng ]
⒈ ?胡鬧;無事生非。
引證解釋
⒈ ?胡鬧;無事生非。
引《古今小說·史弘肇龍虎君臣會(huì)》:“兄弟兩人在 孝義店 上,日逐趁賭、偷鷄盜狗,一味乾顙不美,蒿惱得一村疃人過活不得?!?br />《警世通言·計(jì)押番金鰻產(chǎn)禍》:“周三 那廝,打出吊入,公然乾顙?!?/span>
國語辭典
干顙[ gān sǎng ]
⒈ ?纏擾、吵鬧。
引《警世通言·卷一四·一窟鬼癩道人除怪》:「我新娶一個(gè)老婆在家里,干顙我一夜不歸去,我老婆須在家等,如何是好?」
干顙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顙 | sǎng | 頁 | 16畫 | 基本字義 顙(顙) sǎng(ㄙㄤˇ) ⒈ ?額,腦門兒:稽顙(古代一種跪拜禮,屈膝下拜,以額觸地。居喪、請罪、投降時(shí)行之)。 異體字 顙 ? English the forehead; to kowtow |
干 | gān gàn | 干 | 3畫 | 基本字義 干(乾) gān(ㄍㄢ) ⒈ ?觸犯,冒犯,沖犯:干擾。干涉。干預(yù)(亦作“干與”)。森然干霄。 ⒉ ?追求,求取,舊指追求職位俸祿:干祿。干仕。 ⒊ ?關(guān)連,涉及:干系。互不相干。 ⒋ ?盾,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:大動(dòng)干戈。 ⒌ ?古代用以記年、記月、記日、記時(shí)(亦作編排次序)的十個(gè)字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:天干。干支。 ⒍ ?涯岸,水邊:“河之干兮”。 ⒎ ?個(gè)數(shù):若干。 ⒏ ?沒有水分或水分少:干燥。干旱。干枯。干柴 |
干顙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干顙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