藁茇
- 拼音gǎo bá
- 注音ㄍㄠˇ ㄅㄚ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藁茇[ gǎo bá ]
⒈ ?香草藁本的別稱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草三·藁本》。參見“藁本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香草藁本的別稱。見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三·藁本》。參見“藁本”。
藁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藁 | gǎo | 艸 | 17畫 | 基本字義 藁 gǎo(ㄍㄠˇ) ⒈ ?〔藁木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莖直立中空,根可入藥。亦稱“西芎”、“撫芎”。 異體字 槁 稾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高聲 English straw, hay; dry, withered |
茇 | bá | 艸 | 8畫 | 基本字義 茇 bá(ㄅㄚˊ) ⒈ ?草木的根。 ⒉ ?在草舍住宿:“勿剪勿伐,召伯所茇?!?⒊ ?拔除。 ⒋ ?古同“跋”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茷 造字法 形聲:從艸,犮聲 English grass, thatch |
藁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藁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