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深
- 拼音gāo shēn
- 注音ㄍㄠ ㄕㄣ
- 詞性形容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高深[ gāo shēn ]
⒈ ?水平,程度等不一般,超出平常(多指學問、技術(shù)的造詣)
例他有高深的學問。
英profound; advanced;
引證解釋
⒈ ?指高度與深度。
引《文選·盧諶<贈劉琨>詩》:“每憑山海,庶覿高深?!?br />李善 注:“李斯 上書曰:‘ 太山 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; 河 海不擇細流,故能成其深?!?br />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四:“子長 謂‘上 會稽,探 禹穴 ’,言極其高深也。探者,取極深之義?!?br />清 沉大成 《<九章>解》:“以句股中容方容圜,求山水之高深,城涂之廣遠?!?/span>
⒉ ?高的和深的。指高山和江海。
引《文選·謝朓<郡內(nèi)高齋閑坐答呂法曹>詩》:“結(jié)構(gòu)何迢遰,曠望極高深?!?br />李善 注:“高深,謂江山也。”
呂延濟 注:“言遠盡見江山也。”
⒊ ?指山峰與山谷。
引唐 蕭穎士 《游馬耳山》詩:“高深變氣候,俯仰暮天晴。入谷煙雨潤,登崖云日明。”
⒋ ?高大深邃。
引唐 高適 《同郭十題楊主簿新廳》詩:“華館曙沉沉,惟良正在今。用材兼柱石,開物像高深。”
⒌ ?指夜深之時。
引唐 杜甫 《送嚴侍郎到綿州同登杜使君江樓宴》詩:“燈光散遠近,月彩靜高深?!?br />仇兆鰲 注:“更深月出。”
⒍ ?水平高,程度深(多指學問、技術(shù)的造詣)。
引宋 歐陽修 《答陳知明書》:“嘗辱示詩及書,讀而愛之不已,以謂閎博高深,必有放縱奔馳而可喜者?!?br />明 方孝孺 《贈周禮素序》:“圣人之道雖高深博大,然其要不過乎脩己以治人。”
老舍 《駱駝祥子》七:“在政治上,藝術(shù)上,他都并沒有高深的見解。”
⒎ ?指學問博大精深的人。
引清 顧炎武 《與潘次耕札》:“接手書,具感急難之誠,尤欽好學之篤。顧惟鄙劣,不足以裨助高深,故從游之示,未敢便諾?!?/span>
⒏ ?高低深淺的略語。
引唐 張九齡 《題畫山水障》詩:“良工適我愿,妙墨揮巖泉。變化合羣有,高深侔自然?!?br />宋 曾鞏 《謝中書舍人表》:“豈伊凡庶,可測高深。”
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掌故·洪更生》:“書內(nèi)所稱如先法 憲皇帝 之嚴明,后法 仁皇帝 之寬仁等語,妄測高深,意存軒輊,狂謬已極。”
國語辭典
高深[ gāo shēn ]
⒈ ?高與深。常形容人學識的淵博或內(nèi)在的涵養(yǎng)深厚。
引《文選·盧諶·贈劉琨詩》:「每憑山海,庶覿高深。」
例如:「學問高深」。
英語profound
德語tief
法語profond
高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深 | shēn | 氵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深 shēn(ㄕㄣ) ⒈ ?從表面到底或從外面到里面距離大,與“淺”相對:深水。深山。深邃。深淵。深壑。深海。深耕。深呼吸。深藏若虛(把珍貴的東西深藏起來,好像沒有一樣,喻人有知識才能但不在人前表現(xiàn))。深居簡出。 ⒉ ?從表面到底的距離:深度。深淺。。水深三尺。 ⒊ ?久,時間長:深夜。深秋。年深日久。 ⒋ ?程度高的:深思。深知。深交。深造。深談。深?。?xǐng )(深刻的警悟。亦作“深醒”)。深究。深奧。深切。 |
高 | gāo | 高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高 gāo(ㄍㄠ) ⒈ ?由下到上距離大的,與“低”相對:高峰。高空。高踞。高原。高聳。高山流水(喻知己、知音或樂曲高妙)。高屋建瓴(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勢)。高瞻遠矚。 ⒉ ?高度:他身高一米八。 ⒊ ?等級在上的:高級。高考。 ⒋ ?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:高質(zhì)量。高消費。高價。高檔。高手。高能物理。 ⒌ ?聲音響亮:引吭高歌。 ⒍ ?敬辭,稱別人的事物:高見。高就。高論。高壽。高堂。高徒。 ⒎ ?熱烈、盛大:高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