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安派
- 拼音gōng ān pài
- 注音ㄍㄨㄥ ㄢ ㄆㄞ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公安派[ gōng ān pài ]
⒈ ?明代后期的文學流派。以袁宏道及其兄宗道、弟中道為首。因三人是公安(在今湖北)人而得名。他們反對后七子的擬古風氣,主張文學要“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”。創(chuàng)作上以小品文成就最高。在當時很有影響。
引證解釋
⒈ ?明 代后期的文學流派。以 袁宏道 及其兄 宗道 弟 中道 為首。因三 袁 是 公安 (今屬 湖北省 )人而得名。他們反對前后七子的擬古風氣,主張文學“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”,重視小說戲曲的文學價值,在當時有較大影響。他們的部分作品抨擊時政,表現(xiàn)對道學的不滿;多數(shù)篇章局限于抒寫閑情逸致。
公安派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派 | pài | 氵 | 9畫 | 基本字義 派 pài(ㄆㄞˋ) ⒈ ?水的支流:九派(指長江支流之多)。 ⒉ ?一個系統(tǒng)的分支:派系。派別。派性。黨派。 ⒊ ?作風,風度:正派。氣派。派勢。派頭。 ⒋ ?分配,指定:派赴。派駐。派遣。委派。 ⒌ ?指摘:派不是。 ⒍ ?量詞(①用于派別,如“兩派的意見爭論不休”;②用于景色、氣象、語言等,前面用“一”字,如“一派胡言”、“好一派北國風光”)。 異體字 沠 漢英互譯 appoint、clique、dispatch、faction、group、pie、school、send、 |
公 | gōng | 八 | 4畫 | 基本字義 公 gōng(ㄍㄨㄥ) ⒈ ?正直無私,為大家利益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無私。 ⒉ ?共同的,大家承認的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 ⒊ ?國家,社會,大眾:公共。公安(社會整體的治安)。公眾。公民。公論(公眾的評論)。 ⒋ ?讓大家知道:公開。公報。公然。 ⒌ ?封建制度最高爵位:三公(中國周代指“太師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?!?;西漢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 ⒍ ?敬辭,尊稱男子:海公。包公。諸公 |
安 | ān | 宀 | 6畫 | 基本字義 安 ān(ㄢ) ⒈ ?平靜,穩(wěn)定:安定。安心。安寧。安穩(wěn)。安閑。安身立命。安邦定國。 ⒉ ?使平靜,使安定(多指心情):安民。安慰。安撫。 ⒊ ?對生活工作等感覺滿足合適:心安。安之若素(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?,F(xiàn)象像平常一樣對待,毫不在意)。 ⒋ ?沒有危險,不受威協(xié):平安。轉危為安。 ⒌ ?裝設:安置。安家立業(yè)。 ⒍ ?存著,懷著(某種念頭,多指不好的):他安的什么心? ⒎ ?疑問詞,哪里:安能如此? ⒏ ?姓。 異體字 |
公安派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公安派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