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部局
- 拼音gōng bù jú
- 注音ㄍㄨㄥ ㄅㄨˋ ㄐ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工部局[ gōng bù jú ]
⒈ ?1840年鴉片戰(zhàn)爭后,英、美、日等帝國主義在上海、天津等地租界設立的行政機關,是帝國主義執(zhí)行殖民政策和奴役中國人民的工具。上海工部局成立于1854年。1943年上海、天津等地租界由日偽政府接收,工部局之名即不再存在。
引證解釋
⒈ ?1840年鴉片戰(zhàn)爭后, 英、美、日 等帝國主義在 上海、天津 等地租界設立的行政機關,是帝國主義執(zhí)行殖民政策和奴役 中國 人民的工具。上海工部局成立于1854年。1943年 上海、天津 等地租界由日偽政府接收,工部局之名即不再存在。
引魯迅 《偽自由書·頌蕭》:“我們其實是老練的,我們很知道 香港 總督的德政, 上海 工部局的章程。”
工部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局 | jú | 尸 | 7畫 | 基本字義 局 jú(ㄐㄨˊ) ⒈ ?部分:局部。局麻(局部麻醉)。 ⒉ ?機關及團體組織分工辦事的單位:教育局。 ⒊ ?某些商店的名稱:書局。 ⒋ ?棋盤:棋局。 ⒌ ?下棋或其他比賽進行一次:下了一局棋。 ⒍ ?著棋的形勢,喻事情的形勢、情況:時局。大局。局面。局勢。 ⒎ ?彎曲。 ⒏ ?騙人的圈套:騙局。 ⒐ ?畏縮不安,狹隘,不舒展:局促。局限。 ⒑ ?人的器量:局量( liáng )。器局。局度( dù )。 ⒒ ?某些聚會:飯局。飲局。賭局。 |
工 | gōng | 工 | 3畫 | 基本字義 工 gōng(ㄍㄨㄥ) ⒈ ?個人不占有生產資料,依靠工資收入為生的勞動者:工人。工人階級。工農聯盟。 ⒉ ?制造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生產事業(yè):工業(yè)。工業(yè)革命。 ⒊ ?從事體力或腦力勞動:工作。工廠??⒐?。 ⒋ ?工作量:記工。這個工程需要三十個工。 ⒌ ?技術和技術修養(yǎng):唱工兒。工夫(a.本領,造詣,亦作“功夫”;b.時間)。工力。 ⒍ ?細致,精巧:工巧。工整。工筆(中國畫技法,用筆工整,注重細部的描繪)。 ⒎ ? |
部 | bù | 阝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部 bù(ㄅㄨˋ) ⒈ ?全體中的一份:部分(“分”讀輕聲)。外部。腹部。局部。全部。部件。部位(位置)。 ⒉ ?機關企業(yè)按業(yè)務范圍分設的單位:外交部。編輯部。部隊(軍隊)。 ⒊ ?具有統(tǒng)屬關系:所部五十人。部下。部將。部屬。部首。部落( luò )。 ⒋ ?安置安排:部署。 ⒌ ?量詞:一部小說。三部汽車。 異體字 郶 漢英互譯 part、board、ministry、office 造字法 形聲:右形左聲 English part, division, section |
工部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工部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