鉤陳
- 拼音gōu chén
- 注音ㄍㄡ ㄔㄣˊ
- 繁體鉤陳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鉤陳[ gōu chén ]
⒈ ?亦作“鉤陳”。
⒉ ?星官名。
⒊ ?指后宮。
⒋ ?一種用于防衛(wèi)的儀仗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鉤陳”。
⒉ ?星官名。
引《文選·揚雄<甘泉賦>》:“詔招搖與太陰兮,伏鉤陳使當(dāng)兵。”
李善 注引 服虔 曰:“鉤陳,神名也。紫微宮外營陳星也。”
唐 李嶠 《奉和拜洛應(yīng)制》:“日暮鉤陳轉(zhuǎn),清歌上帝臺?!?br />清 錢謙益 《答越卓凡憲副》詩:“我欲為君歌督護,夜闌酹酒向鉤陳?!?/span>
⒊ ?指后宮。
引《文選·班固<西都賦>》:“周以鉤陳之位,衛(wèi)以嚴更之署?!?br />李善 注引《樂葉圖》:“鉤陳,后宮也?!?br />《隋書·高祖紀上》:“任掌鉤陳,職司邦政?!?br />清 錢謙益 《吳祖洲八十序》:“身雖引退,其聲光氣象尤映望于鉤陳閣道之間?!?/span>
⒋ ?一種用于防衛(wèi)的儀仗。
引《北史·藝術(shù)傳下·何稠》:“帝復(fù)令 稠 造戎車萬乘,鉤陳八百連?!?br />《隋書·禮儀志七》:“八年征 遼,又造鉤陳,以木板連如帳子。”
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太宗淳化二年》:“巡幸則有大駕法從之盛,御殿則有鉤陳羽衛(wèi)之嚴。”
鉤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鉤 | gōu | 钅 | 9畫 | 基本字義 鉤(鈎、鉤) gōu(ㄍㄡ) ⒈ ?懸掛或探取東西用的器具,形狀彎曲,頭端尖銳:鉤子。秤鉤兒?;疸^子。 ⒉ ?形狀像鉤子的:蝎的鉤子。鉤針。 ⒊ ?漢字筆形之一(亅、乛、乚、 、 、乙等)。 ⒋ ?用鉤形物搭、掛或探?。恒^住樹枝爬上去。 ⒌ ?研究,探尋:鉤玄。鉤沉。鉤校( jiào )。 ⒍ ?牽連:鉤黨(指相牽連的同黨)。 ⒎ ?同“勾”。 ⒏ ?一種縫紉法,多指縫合衣邊:鉤貼邊。 ⒐ ?古代兵器:鉤戟。純鉤(劍名)。吳鉤(刀名) |
陳 | chén | 阝 | 7畫 | 基本字義 陳(陳) chén(ㄔㄣˊ) ⒈ ?排列,擺設(shè):陳列。陳兵。 ⒉ ?述說:陳述。陳情。詳陳。陳訴。陳說。 ⒊ ?舊的,時間久的:陳舊。陳腐。陳醋。推陳出新。陳陳相因。陳跡。陳皮。 ⒋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。 ⒌ ?中國朝代名,南朝最末的王朝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陳 迧 軙 敶 漢英互譯 lay out、old、stale 相關(guān)字詞 舊、新、鮮 造字法 原為形聲 |
鉤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鉤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