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世音
- 拼音guān shì yīn
- 注音ㄍㄨㄢ ㄕˋ 一ㄣ
- 繁體觀世音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觀世音[ guān shì yīn ]
⒈ ?佛教的菩薩之一,佛教徒認(rèn)為是慈悲的化身,救苦救難之神。也叫“觀自在”、“觀音大士”。簡(jiǎn)稱“觀音”
英Avalokitesvara; Guanyin;
引證解釋
⒈ ?佛教菩薩名。慈悲的化身,救苦救難之神。 唐 避 太宗 李世民 諱,省稱 觀音。別稱 觀自在 或 觀音大士。參閱《翻譯名義集·菩薩別名》、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觀音像》。
引《南史·王玄謨傳》:“初, 玄謨 始將見殺,夢(mèng)人告曰:‘誦 觀世音 千遍則免?!?br />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莊岳委談上》:“今塑畫 觀音 像,無不作婦人者,蓋菩薩相端妍靚麗, 文殊、普賢 悉爾,不特 觀世音 也…… 唐 以前塑像,固不作婦人也?!?br />廖仲愷 《農(nóng)民解放的方法》:“農(nóng)民協(xié)會(huì)是救苦救難的,能夠救苦救難的并不是 觀世音,就是農(nóng)民協(xié)會(huì)!”
楊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二十章:“到家,掀開竹簾一看,母親正跪在神像前,喃喃禱告著:‘菩薩!大慈大悲的 觀世音 !保佑保佑我那孩子平平安安?!?/span>
國語辭典
觀世音[ guān shì yīn ]
⒈ ?西方三圣之一。觀察苦惱眾生的音聲,而循聲解救,故稱為「觀世音」。參見「觀世音菩薩」條。
觀世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音 | yīn | 音 | 9畫 | 基本字義 音 yīn(一ㄣ) ⒈ ?聲,亦特指有節(jié)奏的聲:聲音。音樂( yuè )。音律。音色。音量。音區(qū)。音韻。音像。音容(聲音、容貌)。弦外之音。 ⒉ ?信息,消息:音信。佳音。音訊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spirate、news、sound、tone 造字法 指事:從言合一 English sound, tone, pitch, pronunciation |
世 | shì | 一 | 5畫 | 基本字義 世 shì(ㄕˋ) ⒈ ?一個(gè)時(shí)代,有時(shí)特指三十年:世代(a.很多年代;b.好幾輩子)。世紀(jì)(指一百年)。流芳百世。 ⒉ ?一輩一輩相傳的:世襲。世家(a.封建社會(huì)中門第高,世代做官的人家;b.《史記》中諸侯的傳記)。 ⒊ ?人間,以與天上相區(qū)別:世上。世俗(a.流俗;b.非宗教的)。世故(a.處事待人圓滑,“故”讀輕聲;b.處世經(jīng)驗(yàn))。世態(tài)炎涼。 ⒋ ?自然界和人類社會(huì)一切事物的總和;全地球、人間或宇宙;宇宙的一部分:世界。舉世 |
觀 | guān guàn | 見 | 6畫 | 基本字義 觀(觀) guān(ㄍㄨㄢ) ⒈ ?看,察看:觀看。觀止(贊嘆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,無以復(fù)加)。觀風(fēng)(a.暗中察看動(dòng)靜,以定行止;b.觀察民間風(fēng)俗習(xí)慣,生活狀態(tài))。觀陣。觀賞。觀察。觀感。參觀。 ⒉ ?看到的景象或樣子:觀瞻(a.事物的外觀、景象及其留給人們的印象;b.注視,瞻望)。大觀。奇觀。 ⒊ ?對(duì)事物的看法、認(rèn)識(shí):觀點(diǎn)。觀念。主觀。客觀。世界觀。 其他字義 觀(觀) guàn(ㄍㄨㄢˋ) ⒈ ?道教的廟宇:白云 |
觀世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觀世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