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嚨胡
- 拼音gǔ lóng hú
- 注音ㄍㄨˇ ㄌㄨㄥˊ ㄏㄨˊ
- 繁體鼓嚨胡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鼓嚨胡[ gǔ lóng hú ]
⒈ ?亦作“鼓龍胡”。
⒉ ?謂不敢公開言說,私下傳語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鼓龍胡”。謂不敢公開言說,私下傳語。
引《后漢書·五行志一》:“桓帝 之初,天下童謡曰:‘小麥青青大麥枯,誰當(dāng)穫者婦與姑。丈人何在西擊 胡,吏買馬,君具車,請為諸君鼓嚨胡。’……請為諸君鼓嚨胡者,不敢公言,私咽語?!?br />明 沉周 《牧童謠》:“交秋又點征 匈奴,我為大哥鼓龍胡。”
清 錢謙益 《戊寅元日偶讀<史記>戲書紙尾》詩之三:“父子將兵俱百萬,敢從獄吏鼓嚨胡?!?/span>
鼓嚨胡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嚨 | lóng | 口 | 8畫 | 基本字義 嚨(嚨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〔喉嚨〕見“喉”。 異體字 嚨 English throat |
胡 | hú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?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遠、隔絕)。 ⒉ ?泛指外國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黃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)。 ⒊ ?亂,無道理:胡來。胡鬧。胡吹。胡言亂語。 ⒋ ?文言疑問詞,為什么,何故:胡不歸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?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:胡須。 ⒍ ?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:“狼跋 |
鼓 | gǔ | 鼓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鼓 gǔ(ㄍㄨˇ) ⒈ ?打擊樂器,圓柱形,中空,兩頭蒙皮:鼓樂( yuè )。鼓角( jiǎo )。大鼓。 ⒉ ?形狀、聲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鼓。石鼓。 ⒊ ?敲擊或拍打使發(fā)出聲音:鼓吹。鼓噪。 ⒋ ?發(fā)動,使振作起來:鼓勵。鼓動。鼓舞。一鼓作氣。 ⒌ ?高起,凸出:鼓包。鼓脹。 ⒍ ?古代夜間擊鼓以報時,一鼓即一更。 異體字 皷 鼔 皼 漢英互譯 beat、drum、kettle、tambour 相關(guān)字詞 飽、癟、泄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drum; beat, top, strike |
鼓嚨胡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鼓嚨胡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