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體詩
- 拼音gǔ tǐ shī
- 注音ㄍㄨˇ ㄊ一ˇ ㄕ
- 繁體古體詩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古體詩[ gǔ tǐ shī ]
⒈ ?唐代以后指區(qū)別于近體詩(律詩、絕句)的一種詩體,有四言、五言、六言、七言等形式,句數(shù)沒有限制,每句的字?jǐn)?shù)也可以不齊,平仄和用韻都比較自由。也叫古詩或古風(fēng)。
引證解釋
⒈ ?詩體名。對近體詩而言。形式有四言、五言、七言、雜言等,不要求對仗,平仄與用韻比較自由。后世使用五言、七言者較多。參見“古風(fēng)”、“古詩”。
引唐 杜甫 《暮冬送蘇四郎徯兵曹適桂州》詩:“早作諸侯客,兼工古體詩?!?br />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陸放翁詩》:“試觀 唐 以來古體詩,多有至千餘言四五百言者; 放翁 古詩,從未有至三百言以外。”
國語辭典
古體詩[ gǔ tǐ shī ]
⒈ ?詩歌的一種型體。相對于近體詩而言。每句有四言、五言、六言、七言等,句數(shù)無限制,用韻無定則,不拘平仄對偶。
古體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體 | tǐ tī | 亻 | 7畫 | 基本字義 體(體) tǐ(ㄊ一ˇ) ⒈ ?人、動(dòng)物的全身:身體。體重。體溫。體質(zhì)。體征(醫(yī)生在檢查病人時(shí)所發(fā)現(xiàn)的異常變化)。體能。體貌。體魄(體格和精力)。體育。體無完膚。 ⒉ ?身體的一部分:四體。五體投地。 ⒊ ?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體。主體。群體。 ⒋ ?物質(zhì)存在的狀態(tài)或形狀:固體。液體。體積。 ⒌ ?文章或書法的樣式、風(fēng)格:體裁(文學(xué)作品的表現(xiàn)形式,可分為詩歌,散文,小說,戲劇等)。文體(文章的體裁,如“騷體”、 |
詩 | shī | 讠 | 8畫 | 基本字義 詩(詩) shī(ㄕ) ⒈ ?文學(xué)體裁的一種,通過有節(jié)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,抒發(fā)情感:詩歌。詩話(①評論詩人、詩歌、詩派以及記錄詩人議論、行事的著作;②古代說唱藝術(shù)的一種)。詩集。詩劇。詩篇。詩人。詩章。詩史。吟詩。 ⒉ ?中國古書名,《詩經(jīng)》的簡稱。 異體字 詩 漢英互譯 longs and shorts、poem、poesy、poetry、verse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寺聲 |
古 | gǔ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古 gǔ(ㄍㄨˇ) ⒈ ?時(shí)代久遠(yuǎn)的,過去的,與“今”相對:古代。古?。ㄈ似呤畾q的代稱,源于杜甫《曲江》“人生七十古來稀”)。古典。古風(fēng)。古訓(xùn)。古道(a.指古代的道理;b.古樸;c.古老的道路)。 ⒉ ?古體詩的簡稱:五古(五言古詩)。七古(七言古詩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ge-old、ancient 相關(guān)字詞 今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十、從口 English old, classic, ancient |
古體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古體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