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突犀
- 拼音gǔ tū xī
- 注音ㄍㄨˇ ㄊㄨ ㄒ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骨突犀[ gǔ tū xī ]
⒈ ?即骨咄犀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骨咄犀。參見“骨咄犀”。
引《遼史·道宗紀一》:“壬戌,詔夷離堇及副使之族并民如賤,不得服駝尼、水獺裘,刀柄、兔鶻、鞍勒、珮子不許用犀玉、骨突犀;惟大將軍不禁?!?/span>
骨突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犀 | xī | 牛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犀 xī(ㄒ一) ⒈ ?哺乳動物,形狀略像牛,皮粗而厚,多皺紋。角生在鼻上,產(chǎn)于印度一帶的只生一只角,產(chǎn)于非洲的有兩只角,可做器物,亦可入藥(通稱“犀?!保合恰O?。犀照。靈犀。 ⒉ ?堅固:犀舟(堅固的船)。犀利(銳利;鋒利)。 異體字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rhinoceros; sharp, well-tempered |
突 | tū | 穴 | 9畫 | 基本字義 突 tū(ㄊㄨ) ⒈ ?忽然:突然。突現(xiàn)。突發(fā)。突變。突如其來。異軍突起。突兀。 ⒉ ?超出,沖破,猛沖:突破。突圍。突出。 ⒊ ?煙囪:曲突徙薪。灶突。 異體字 堗 宊 漢英互譯 dash forward、projecting、sticking out、sudden 造字法 會意:從穴、從犬 English suddenly, abruptly, unexpectedly |
骨 | gǔ gū | 骨 | 9畫 | 基本字義 骨 gǔ(ㄍㄨˇ) ⒈ ?人和脊椎動物體內(nèi)支持身體、保護內(nèi)臟的堅硬組織:骨頭。骨骼(全身骨頭的總稱)。骨節(jié)。骨肉(a.指最親近的有血統(tǒng)關(guān)系的人,亦稱“骨血”;b.喻緊密相連,不可分割的關(guān)系)。骨干( gàn )。 ⒉ ?像骨的東西(指支撐物體的骨架):傘骨。扇骨。 ⒊ ?指文學作品的理論和筆力:骨力(a.雄健的筆力;b.剛強不屈的氣概)。風骨(古典文藝理論術(shù)語,指文章的藝術(shù)風格,亦指作品的風神骨髓)。 ⒋ ?指人 |
骨突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骨突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