旱獺
- 拼音hàn tǎ
- 注音ㄏㄢˋ ㄊㄚˇ
- 繁體旱獺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旱獺[ hàn tǎ ]
⒈ ?哺乳動物。全身棕灰色或帶黃黑色,前肢的爪發(fā)達,善于掘土,成群穴居,有冬眠的習(xí)性。肉可以吃,皮可制衣帽。旱獺是鼠疫桿菌的主要傳播者。也叫土撥鼠。
引證解釋
⒈ ?哺乳動物。全身棕灰色或帶黃黑色,前肢的爪發(fā)達,善于掘土,成群穴居,有冬眠的習(xí)性。肉可以吃,皮可制衣帽。旱獺是鼠疫桿菌的主要傳播者。也叫土撥鼠。
引碧野 《天山景物記》:“天山 上奇珍異品很多,我們知道水獺是生活在水濱和水里的,而 天山 上都生長著旱獺?!?/span>
國語辭典
旱獺[ hàn tà ]
⒈ ?動物名。脊椎動物哺乳綱食肉目,嚙齒獸類。外形像松鼠,又略像獺,全身棕灰色或帶黃黑色。善于掘土,成群穴居。有冬眠的習(xí)性。皮可制衣帽。
旱獺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獺 | tǎ | 犭 | 16畫 | 基本字義 獺(獺) tǎ(ㄊㄚˇ) ⒈ ?〔水獺〕哺乳動物,腳短,趾間有蹼,體長七十余厘米。晝伏夜出,善游水,食魚、蛙等,毛棕褐色,是珍貴的襲皮。 ⒉ ?〔旱獺〕哺乳動物,前肢發(fā)達善掘土,毛皮可制衣帽。是鼠疫的傳播者。亦稱“土撥鼠”。 ⒊ ?〔海獺〕哺乳動物,體圓而長,毛皮很珍貴。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。通稱“海龍”。 異體字 獺 ? 漢英互譯 otter 造字法 形聲:從犭、賴聲 English otter |
旱 | hàn | 日 | 7畫 | 基本字義 旱 hàn(ㄏㄢˋ) ⒈ ?長時間不下雨,缺雨,缺水,與“澇”相對:旱季。旱災(zāi)。干旱。防旱。 ⒉ ?非水田的、無水的、陸地上的,與水無關(guān)的:旱井。旱田。旱獺。 異體字 晘 漢英互譯 drought、dryland、on land 相關(guān)字詞 澇 造字法 形聲:從日、干聲 English drought; dry; dry land |
旱獺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旱獺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