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蔓草
- 拼音hú màn cǎo
- 注音ㄏㄨˊ ㄇㄢˋ ㄘㄠ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胡蔓草[ hú màn cǎo ]
⒈ ?即鉤吻。又名野葛、斷腸草。根莖葉有劇毒,誤食每致命,然可作殺蟲藥劑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鉤吻。又名野葛、斷腸草。根莖葉有劇毒,誤食每致命,然可作殺蟲藥劑。
引唐 劉恂 《嶺表錄異》卷中:“野葛,毒草也,俗呼胡蔓草。誤食之,則用羊血漿解之?!?br />宋 沉括 《夢溪補筆談·藥議》:“﹝鉤吻﹞ 閩 人呼為吻莽,亦謂之野葛。 嶺 南人謂之胡蔓。俗謂斷腸草。此草人間至毒之物,不入藥用。”
國語辭典
胡蔓草[ hú màn cǎo ]
⒈ ?鉤吻的別名。參見「鉤吻」條。
胡蔓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蔓 | màn wàn | 艸 | 14畫 | 基本字義 蔓 màn(ㄇㄢˋ) ⒈ ?同“蔓蔓”,多用于合成詞,如蔓草、蔓延等。[蔓延]形容像蔓草一樣擴展滋生。 其他字義 蔓 wàn(ㄨㄢˋ) ⒈ ?細長能纏繞的莖:瓜蔓兒,扁豆爬蔓兒了。 異體字 曼 漢英互譯 tendril、vine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曼聲 English creeping plants, tendrils, vines |
胡 | hú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?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遠、隔絕)。 ⒉ ?泛指外國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黃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)。 ⒊ ?亂,無道理:胡來。胡鬧。胡吹。胡言亂語。 ⒋ ?文言疑問詞,為什么,何故:胡不歸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?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:胡須。 ⒍ ?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:“狼跋 |
草 | cǎo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草 cǎo(ㄘㄠˇ) ⒈ ?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、莊稼、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(tǒng)稱;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,包括莊稼和蔬菜:青草。野草。茅草。水草?;ú?。草鞋。草堂(茅草蓋的堂屋,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,有自謙卑陋的意思)。草原。草坪。草行露宿。草菅人命。 ⒉ ?特指用作燃料、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:草料。柴草。稻草。 ⒊ ?粗糙,不細致:草率( shuài )。草鄙(粗野樸陋)。草具(粗劣的食物)。 ⒋ |
胡蔓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胡蔓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