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嘯
- 拼音hǔ xiào
- 注音ㄏㄨˇ ㄒ一ㄠˋ
- 繁體虎嘯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虎嘯[ hǔ xiào ]
⒈ ?虎吼叫。
⒉ ?比喻英杰得時奮起,四方風從,如風虎相感。語本《易·干》:“云從龍,風從虎?!笨追f達疏:“虎是威猛之獸,風是震動之氣,此亦是同類相感。故虎嘯則谷風生,是風從虎也。”
引證解釋
⒈ ?虎吼叫。
引三國 魏 曹丕 《十五》詩:“雉雊山雞鳴,虎嘯谷風起?!?br />晉 陸機 《赴洛道中作》詩:“虎嘯深谷底,雞鳴高樹顛?!?br />宋 范仲淹 《岳陽樓記》:“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?!?/span>
⒉ ?比喻英杰得時奮起,四方風從,如風虎相感。
引語本《易·乾》:“云從龍,風從虎?!?br />孔穎達 疏:“虎是威猛之獸,風是震動之氣,此亦是同類相感。故虎嘯則谷風生,是風從虎也。”
漢 王褒 《圣主得賢臣頌》:“虎嘯而谷風冽,龍興而致云氣?!?br />晉 趙至 《與嵇茂齊書》:“龍睇大野,虎嘯六合。”
唐 李白 《經(jīng)下邳圯橋懷張子房》詩:“子房 未虎嘯,破產(chǎn)不為家?!?/span>
國語辭典
虎嘯[ hǔ xiào ]
⒈ ?虎吼。
引《文選·張衡·歸田賦》:「爾乃龍吟方澤,虎嘯山丘?!?br />《文選·陸機·赴洛道中作詩二首之一》:「虎嘯深谷底,雞鳴高樹巔?!?/span>
虎嘯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嘯 | xiào | 口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嘯(嘯) xiào(ㄒ一ㄠˋ) ⒈ ?撮口作聲,打口哨:嘯歌(吟詠)。嘯傲。嘯聚(互相招呼,聚集成集,如“嘯嘯山林”)。呼嘯。仰天長嘯。 ⒉ ?動物拉長聲叫:虎嘯。猿嘯。 ⒊ ?自然界發(fā)出的聲音:北風呼嘯。海嘯。 ⒋ ?飛機或子彈掠過時發(fā)出的聲音:飛機尖嘯著沖上藍天。炮彈呼嘯而過。 異體字 嘯 嘨 歗 漢英互譯 howl、whistle 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肅聲 English roar, howl, scream; whistle |
虎 | hǔ | 虍 | 8畫 | 基本字義 虎 hǔ(ㄏㄨˇ) ⒈ ?哺乳動物,毛黃褐色,有黑色條紋,性兇猛,力大。骨和血及內(nèi)臟均可入藥(通稱“老虎”):虎口(a.喻危險境地;b.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)?;⒀ǎㄓ魑kU境地)?;⒎ü糯{(diào)兵的憑證,用銅鑄成虎形,分兩半)。虎狼(喻兇殘的人)。虎頭蛇尾。虎踞龍盤。龍騰虎躍。 ⒉ ?勇猛、威武:虎將?;荨;拧;⑼;⒒ⅰ;?。 ⒊ ?古同“唬”,威嚇。 ⒋ ?古同“琥”,琥珀。 異體字 唬 俿 乕 虝 漢英互譯 |
虎嘯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虎嘯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