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山
- 拼音jiāo shān
- 注音ㄐ一ㄠ ㄕㄢ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焦山[ jiāo shān ]
⒈ ?又稱“浮玉山”。在江蘇省鎮(zhèn)江市區(qū)東北長江中。海拔707米。山上蒼松翠竹,風(fēng)景秀麗。有定慧寺、華嚴(yán)閣、吸江樓、三詔洞、抗英炮臺(tái)遺址及焦山碑刻等名勝古跡。為鎮(zhèn)江游覽勝地。
引證解釋
⒈ ?山名。在 江蘇省 鎮(zhèn)江市 東北 長江 中,與 金山 對峙。相傳 東漢 處士 焦先 隱此,故名。有 定慧寺、華嚴(yán)祠、三詔洞 、《瘞鶴銘》等勝跡。向?yàn)?江 防要地。 南宋 初, 韓世忠 曾駐此抗擊 金 兵。
引宋 蘇軾 《書焦山綸長老壁》詩:“法師住 焦山,而實(shí)未嘗住。我來輒問法,法師了無語。”
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江南七·常州府》:“焦山,府東九里 江 中,與 金山 并峙,相去十五里。以 后漢 處士 焦先 隱此而名?;蛎?譙山,亦曰 浮玉山。劉宋 元嘉 中,以 魏 人臨 江,嘗分兵戍此。 唐 時(shí)有 譙山 戍,蓋‘焦’與‘譙’通稱也?!?/span>
焦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(fēng)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焦 | jiāo | 灬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焦 jiāo(ㄐ一ㄠ) ⒈ ?物體經(jīng)火燒變成黑黃色并發(fā)硬、發(fā)脆:燒焦。焦土。焦頭爛額。 ⒉ ?煩躁,著急:焦急。焦慮。焦灼。焦躁不安。 ⒊ ?酥,脆:焦脆。焦棗。 ⒋ ?喻干燥到極點(diǎn):唇焦口燥。焦枯。焦裂。焦渴。 ⒌ ?一種質(zhì)硬、多孔、發(fā)熱量高的固體燃料:焦炭。焦煤。焦煉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? 礁 譙 鐎 漢英互譯 anxious、burnt、charred、worried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burned, scorched; anxious, vexed |
焦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焦山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