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策
- 拼音jǐng cè
- 注音ㄐ一ㄥˇ ㄘㄜ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警策[ jǐng cè ]
⒈ ?謂以鞭策馬。引申為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奮。形容文句精煉扼要而含義深切動(dòng)人。亦指精煉扼要而含義深切動(dòng)人的文句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以鞭策馬。
引三國 魏 曹植 《應(yīng)詔》詩:“僕夫警策,平路是由。”
⒉ ?引申為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奮。
引宋 葉適 《上寧宗皇帝札子》之二:“若今所委付果已得人,尤宜曉夕用心,事事警策,件件理會(huì)?!?br />謝覺哉 《不惑集·學(xué)習(xí)常談》:“因而時(shí)常要把這些教訓(xùn)來警策自己?!?/span>
⒊ ?形容文句精煉扼要而含義深切動(dòng)人。亦指精煉扼要而含義深切動(dòng)人的文句。
引《文選·陸機(jī)<文賦>》:“文片言而居要,乃一篇之警策。”
李善 注:“以文喻馬,言馬因警策而彌駿,以喻文資片言而益明也。駕之法,以策駕乘,今以一言之好,最於眾辭,若驅(qū)馳,故云‘警策’?!?br />《宋史·隱逸傳上·魏野》:“野 為詩精苦,有 唐 人風(fēng)格,多警策句。”
孫犁 《澹定集·讀一篇散文》:“蘇軾 《潮州韓文公廟碑》第一句‘匹夫而為百世師,一言而為天下法’,是有名的警策之句?!?/span>
國語辭典
警策[ jǐng cè ]
⒈ ?文章中語句扼要,其辭義足以驚動(dòng)讀者的部分。
引《文選·陸機(jī)·文賦》:「立片言以居要,乃一篇之警策?!?/span>
近警勵(lì)
⒉ ?惕勵(lì)鞭策。
引《文選·曹植·應(yīng)詔詩》:「仆夫警策,平路是由?!?/span>
警策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警 | jǐng | 言 | 19畫 | 基本字義 警 jǐng(ㄐ一ㄥˇ) ⒈ ?注意可能發(fā)生的危險(xiǎn),戒備,告誡:警衛(wèi)。警世。警告。警戒。警備。警惕。警?。?xǐng )(警惕醒悟)。 ⒉ ?需要戒備的事件或消息:警號(hào)。警報(bào)。警鐘。 ⒊ ?感覺敏銳,見解獨(dú)到:警句。警覺( jué )。機(jī)警。 ⒋ ?國家維持社會(huì)秩序和治安的武裝力量:警察。警士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alarm、alert、police、vigilant、warn 造字法 形聲:從言、敬聲 English guard, watch; alert, alarm |
策 | cè | 竹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策 cè(ㄘㄜˋ) ⒈ ?古代的一種馬鞭子,頭上有尖刺。 ⒉ ?鞭打:策馬。鞭策。 ⒊ ?激勵(lì),促進(jìn):策動(dòng)。策勉。 ⒋ ?古代稱連編好的竹簡:簡策。 ⒌ ?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、授爵或免官:策命。策免。策封。 ⒍ ?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:策論。策問。 ⒎ ?杖:策杖。 ⒏ ?中國數(shù)學(xué)上曾經(jīng)用過的一種計(jì)算工具,形狀與“籌”相似。 ⒐ ?計(jì)謀,主意,辦法:上策。獻(xiàn)策。決策。政策。策劃。束手無策。 ⒑ ?書法用字名稱,指仰橫。 ⒒ ?姓 |
警策的近義詞
警策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